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

ID:59028130

大小:437.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26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1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2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3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4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5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6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7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8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9页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 第9章感觉器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章感觉器官四川省自贡卫校肖骞1第1节概述感觉: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在人脑形成的主观印象,由三部分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和感觉中枢)完成。2一、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感受器——是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由感受器和一些利于感受刺激的附属结构组成。3感受器的分类根据分布部位内感受器外感受器根据所接受的刺激的性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牵张感受器4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受器的适应现象5第2节视觉器官眼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折光成像感光系统:视网膜——感光换能6一

2、、眼的折光功能(一)眼的折光成像功能眼折光成像的原理与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基本相似7(二)眼的调节眼看6m以外的物体不需调节,看6m以内的近物时需要做晶状体、瞳孔、眼球三方面的调节才能清晰地视近物。8看近物时,模糊的视觉影像反射性地使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因自身弹性而变凸,折光力增强,物像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1、晶状体变凸——增强折光力9近点——眼作最大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老视——老年人晶状体弹性下降,眼的调节力变弱,近点远移的现象。10瞳孔近反射——看近物时,瞳孔缩小以控制入眼的光量,称为瞳孔近反射。2、瞳孔缩小11瞳孔对光反射

3、——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弱而改变,强光照射缩小,强光离眼则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即光照一侧眼时,双侧瞳孔均缩小。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临床上常检查瞳孔对光反射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麻醉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指标。12当双眼看近物时,两眼会同时向鼻侧会聚的现象——避免出现复视从而形成清晰单一的视觉。3、眼球会聚13(三)眼的折光异常因为眼球的形态或折光能力异常,在安静状态下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称为折光异常(或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1415近视、远视和散光折光异常产生原因矫正方法近视远视散

4、光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物像在视网膜之前。近点较正视眼近。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力过弱,物像在视网膜之后。近点较正视眼远。角膜经纬线曲率半径不相等,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视物不清或变形配戴凹透镜配戴凸透镜配戴柱面镜16二、眼的感光换能功能(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细胞分布特点功能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在视网膜中央部,中央凹处最密集主要在视网膜周边部对光敏感性差,主要感受强光刺激,能辨色,分辨力强对光敏感性强,主要感受暗光刺激,不能辨色,分辨力弱昼光觉、色觉暗光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比较17(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感光细胞含有的感光色素在光的作用下分

5、解时释放的能量使感光细胞产生电变化,进而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中枢,产生视觉。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18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若长期缺乏维生素A,会影响人的暗视觉,引起夜盲症。19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视力色觉视野暗适应和明适应20第3节位、听觉器官耳外耳传音系统耳蜗—感音系统前庭器官—位置觉、平衡觉中耳内耳21一、耳的听觉功能声波经外耳、中耳传音到达内耳耳蜗,通过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使听神经兴奋,其神经冲动沿听觉传导路传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引起听觉。22(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1、外耳——集音、辨向、传音、增压2、

6、中耳——传音、增压——主要由鼓膜和听骨链完成咽鼓管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使之与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这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重要意义。23(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1、气传导:声波振动→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耳蜗,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2、骨传导:声波振动→颅骨→内耳,骨传导的效率比气传导的效率低得多,因此在正常听觉中作用很小。24(三)内耳的感音功能1、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声波→卵圆窗或蜗窗→内耳→外、内淋巴的振动→基底膜振动→毛细胞和盖膜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毛细胞产生电位变化→耳蜗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听觉中枢→听觉。2

7、5262、耳蜗对声音的初步分析正常人感受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中对1000~3000Hz的声波最为敏感。声波引起的基底膜振动总是从蜗底以波浪的方式沿着基底膜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声波传播到基底膜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是不同的。声波频率越低,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耳蜗顶部;反之越靠近耳蜗底部。27二、内耳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功能内耳的前庭器官由前庭和半规管组成,是运动觉和头部位置觉的感受器,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28(一)前庭的功能前庭内椭圆囊和球囊中的囊斑是头部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当人体头部位置改变或作直线变速运动

8、时,囊斑内的毛细胞兴奋,其神经冲动经前庭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头部位置或变速运动感觉,同时引起姿势反射,以维持身体平衡。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