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采后总结.doc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

ID:59013865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5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_第1页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_第2页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_第3页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_第4页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采后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龙煤矿一采区11704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制:赵鹏审核:地测副总:总工程师:青龙煤矿地测室2010年11月10日11704工作面采后总结一、工作面概况: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南翼,西北临11606工作面(已回采),东南临11602工作面(已回采),上部为11604采空区,运顺位于11604运顺正下方,轨顺与切眼位于11604工作面采空区下方。工作面D1设计走向长为259m,面宽分别为70、60.5m。D2设计走向长为138m,面宽为39m。于2010年8月份开始回采,2010年10月份停采。D1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轨顺为204m、运顺为206m,平均

2、采高1.73m,回采面积为17657㎡,动用储量4.44万t,实际采出量2.68万t,损失量1.76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60.4%,损失率为39.6%。D2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轨顺为141m、运顺为145m,平均采高1.8m,回采面积为5573㎡,动用储量1.2万t,实际采出量1.18万t,损失量0.2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97.6%,损失率为2.4%。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17煤,厚度0.8~1.8m,平均厚1.6m,煤层较稳定,结构简单,以暗煤为主,夹亮煤条带,多条带状结构,粉粒状~块状构造,煤质相对较硬

3、。切眼煤层则是从轨顺到运顺逐渐增厚,老顶为粉砂岩显缓波状层理及斜层理,局部为硅质胶结。直接顶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局部含菱铁质结核,见擦痕。直接底为深灰色泥岩,遇水易软化;老底为灰色粉砂岩,具水平层理,层面见炭屑。三、地质构造及水文情况1、地质构造:工作面煤岩层总体趋势(沿倾斜方向)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为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为2-20º下行;D1工作面回采期间在靠近运顺侧揭露SF85正断层,落差从0.8m逐渐增大到2.5m,该断层在工作面内延展长度为250m,04SF1逆断层,落差分为1.5m,该断层在工作面内延展长度为40m。D2工作面回采期间在

4、靠近运顺侧揭露SF94正断层,落差为1.2m。SF94正断层向工作面内延伸尖灭较快,所以对工作面的回采影响较小。2、水文地质:工作面直接充水水源为11604采空区局部低洼点积水,,主要充水水源来自上部11604采空水,间接充水含水层为16煤顶部长兴岩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时下渗水源。由于11704工作面在11604采空区的正下方回采,11604工作面回采时三带已波及至上部灰岩含水层,灰岩含水量已被疏放稳定,可疑积水区在巷道掘进期间和回采前已超前探放,工作面回采时未出现较大的涌水,但局部小低洼点未探放区域,回采时工作面内顶板出现小面积的淋水,淋水持续

5、时间较短。所以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最大涌水量为5m3/h,正常涌水量为1.0-2.0m3/h。四、预测与回采情况对比1、11704工作面D1设计走向长为259m,面宽分别为70、60.5m,平均采高1.4m,回采面积为18113㎡,动用储量为3.7万t,可采储量为3.5万t。工作面D2设计走向长为138m,面宽分别为39m,平均采高1.4m,回采面积为5382㎡,动用储量为1.1万t,可采储量为1.0万t。工作面D1实际回采运顺走向长为206m、轨顺为204m,面宽分别为61m、70m,平均采高1.73m,回采面积为17657㎡,实际储量4.44

6、万t,实际采出量2.68万t,损失量1.76万t(其中,受断层构造影响,回采损失量为0.81万t,受断层构造影响未采区域损失量为0.95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60.4%,损失率为39.6%。工作面D2实际回采运顺走向长为145m、轨顺为141m,面宽为38m,平均采高1.8m,回采面积为5573㎡,动用储量1.2万t,实际采出量1.18万t,损失量0.02万t,工作面实际回采率为97.6%,损失率为2.4%。D1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比设计长度平均减短了52m,回采煤厚比设计煤厚平均增加0.33m。D2工作面实际回采长度比设计长度增加了3~7

7、m,回采煤厚比设计煤厚平均增加0.4m,原因为17煤层厚度变异较大,两顺槽实际揭露煤厚不能真实反映整个工作面的平均煤厚。由于回采平均煤厚、面积、地质构造等与回采说明书预计的有一定的变化,所以无论是实际动用储量、采出量、损失量、回采率等均与设计出入较大。回采中所揭露的断层参数和说明书中预计的基本上能吻合。2、回采地质说明书预计工作面回采时的最大涌水量为60m3/h,正常涌水量5~20m3/h。由于工作面在回采前对上部老空区可疑积水区超前探放较彻底,工作面在回采期间无较大的涌水发生,其最大涌水量为5m3/h,正常涌水量为1.0-2.0m3/h,甚

8、至局部区域工作面无水,正常涌水量与预计的基本一致。五、回采率分析与总结11704工作面D1的设计回采率为95%,损失率为5%,动用储量为3.7万t,可采储量为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