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 1~2 电子的发现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电子的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一、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把它们分别连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2.实验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二、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偏转情况,证明它是B(A.带正电B.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
2、质的共有成分。(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带电粒子——电子。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2.密立根“油滴实验”(1)精确测定电子电荷。(2)电荷是量子化的。3.电子的有关常量三、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球中。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小圆点代表正电荷,大圆点代表电子。汤姆孙的原子模型被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该模型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3、,但后来被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四、α粒子散射实验1.α粒子α粒子是从放射性物质中发射出来的快速运动的粒子,含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4倍。2.实验方法用α粒子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金箔,用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在水平面内不同方向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观察,根据散射到各方向的α粒子所占的比例,可以推知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3.实验装置4.实验现象(1)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2)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5.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α粒
4、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五、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1.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2.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自我检测1.思考辨析。(1)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到玻璃管壁上而产生的荧光。()解析:阴极射线是由阴极直接发出的。答案:×(2)在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中,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真空中。()解析:实验如果真空度不高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极大影响。答案:√(3)α粒子散射实验是由卢瑟福在十九世纪独立完成的。()
5、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跟他的学生盖革和马斯顿于1909年进行的。答案:×(4)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后来被称为电子。()答案:√(5)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解析: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只能是e的整数倍,电子电荷的数值为e=1.602×10-31C。答案:×2.探究讨论。(1)人们对阴极射线的本质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电磁辐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带电微粒,你认为应如何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答案:可以让阴极射线通过电场或磁场,若射线垂直于磁场方向通过磁场后
6、发生了偏转,则该射线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2)有人认为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击到了金箔原子上,好像两个玻璃球的碰撞一样发生的反弹,这种观点正确吗?答案:α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原子核库仑斥力的作用,在微观领域库仑斥力非常强大,二者无法碰在一起。探究一探究二原子结构问题探究1.1808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化学实验的结果,发表了“原子论”,说明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同时他又断定:原子就像一个实心球,是不能分割的,他的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正确吗?要点提示:不正确,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而原子
7、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探究一探究二2.在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中,K和A之间加上近万伏的高电压后,玻璃管壁上观察到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要点提示:玻璃管壁上观察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管壁上的影,这说明阴极能够发出某种射线,并且撞击玻璃引起荧光。探究一探究二知识归纳对阴极射线管装置及其射线的理解1.装置现象真空玻璃管两极加上高电压→玻璃管壁上发出荧光2.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将阴极发出的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3.猜想(1)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2)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4.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让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
8、偏转,得知射线带负电并测出了其比荷。5.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和电子的质量。探究一探究二6.电子发现的意义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比原子小的粒子。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本身也有内部结构。这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