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010038
大小:6.1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9-26
《第四章 腹盆部影像解剖CT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腹盆部影像解剖张雪君第四节腹盆部CT解剖一、消化道用造影剂扩张开来的胃壁,CT片上正常厚度为2~5mm,不超过10mm小肠的壁厚约3mm,CT上难以区分小肠的具体部位大肠壁外脂肪较厚,肠内含有气体,结肠的壁厚约3~5mm腹部实质器官(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1.肝脏平扫时,肝脏密度大致均匀,正常肝CT值为40~70HU,比脾、胰、肾密度均高肝内大血管支能显示,CT值低于肝实质,与下腔静脉相同正常肝内胆管不显影,只在扩张时才显示,CT值更低(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肝脏1234568910123456789101112711(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肝脏肝CT增强检查(
2、三期强化)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化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明显强化,肝实质开始强化肝实质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内对比剂浓度迅速下降,肝实质达到强化的峰值肝动脉期(图a~图c)肝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化脾不均匀斑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图d~图f)肝右、中、左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门静脉表现为高密度分支影肝实质明显强化脾呈均一强化(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肝脏肝CT的测量在肝门,即同时显示四个肝叶的层面上,先从左叶后缘画条水平线,由此线向前,后分别测左、右叶的前后径,两者之比为1:1.2~1.9,即右叶大于左叶(前后径),但不应超过两倍从下腔静脉右缘画条平行矢状面的纵线,由此线向
3、左、右分别测尾状叶及右叶最大横径,两者之比为1:2~3,右叶最大横径比尾状叶的不应少于2倍,不应超过3倍(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胆囊胆囊位于方叶和右叶之间,显示于肝门层面以下,呈水样低密度卵圆形影,胆囊颈靠近肝门,底部靠近前腹壁,一般长4~5cm,宽3~4cm,壁厚1~2mm,若超过3.5mm为异常,大于5mm则肯定为壁增厚(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胆管CT片上,胆总管显示率只有30%,正常直径在10mm以内,胰后段为4~6mm。胆总管在肝门层面位于门静脉右前方及下腔静脉的正前方,在胰头层面,位于胰头的右后壁,和胰头后壁的关系显示得很清楚,可包埋于胰头后壁胰组织内(一)腹
4、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胰腺CT值低于脾脏,更低于肝脏。因胰腺内有许多充满脂肪的间隙,因此多数胰影密度并不均匀,呈斑驳状或卵石堆集在一起样的不均匀阴影一般出现在第12胸椎到第2腰椎之间的层面上,胰体、尾层面高于胰头,钩突最低(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胰腺胰头在十二指肠弓内,呈圆形或分叶状,十二指肠降部在其右缘,下腔静脉在其后面正常胰头宽径最大范围不应超过同层面上椎体的横径(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胰腺钩突是胰头的最低部分,呈三角形,角尖向左。钩突右邻十二指肠降部,后为下腔静脉和右肾。前面是肠系膜上静脉,较粗,它的左方是肠系膜上动脉,较细而圆左肾静脉是另一标志,83.3%的人左肾
5、静脉与钩突在同一层面上显示(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胰腺胰尾伸向脾门,比胰头位置高1~2cm。胰尾和脾静脉共同行走于脾肾韧带内,脾静脉呈低密度带状影CT横断面胰腺正常解剖(增强检查)胰腺呈带状向前突出的弓形、横行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的前方。脾静脉紧贴胰腺后方并行。胰头后方可见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胰尾位于左肾前方;胰尾前方为胃体、胃底(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脾脏脾的横断面多呈弯月状,膈面和外侧面隆突,轮廓光滑。脾也可为三角形或长圆形,外侧面总是圆滑的凸面。脾的内侧面则多表现为分叶状,既有内缘凹入的、也有内缘隆凸的,脾门部也可向右凸脾脏密度均匀一致,CT值比肝低,但比胰腺高
6、正常脾脏大小范围在5个肋单元以内(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脾脏(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肾脏肾实质CT值比肝、脾略低。增强后肾的CT值上升。平扫时肾窦密度近似水的密度,增强时肾盂内有造影剂蓄积则变得很高肾的断面呈椭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如果切到肾盏、肾盂时,局部密度低。在高分辨率CT片上还可区分肾皮、髓质,髓质密度稍低。在肾门层面上,见肾内缘凹入,整个肾断面呈马蹄形(一)腹部实质器官CT表现-肾上腺92%的人左肾上腺呈“人”字形,与胰尾同层显示。左肾上腺位置高于左肾静脉层面。右肾上腺位于右侧肾脏上极的内方,在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右肾上腺外形多呈长条形,可有分叉表现
7、,右肾上腺在肝门层面显示,高于右肾静脉层面盆部--膀胱和输尿管膀胱靠前部,一般呈圆形,大小随充盈程度而定,平扫时呈水样密度,周围有脂肪,界限清楚,内壁光滑。膀胱壁厚约1~3mm,呈均匀环形影盆部--膀胱和输尿管输尿管内无造影剂时,与血管不能区分,有造影剂时能见高密度圆点影。在骶骨岬水平,输尿管位于腰大肌前内方。在髂总动脉前面或髂外动脉的外侧,下行向外后方,转到髂外动脉的后方。到坐骨棘水平,行于闭孔内肌前方,弯向内前方入膀胱。膀胱空虚时,两侧输尿管口间距小到2.5cm,充盈时增大到5cm(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