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

ID:58993206

大小:1.2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9-27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_第4页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学-经络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学主讲教师:闵友江针灸学的定义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经络、腧穴、刺灸法及针灸治疗。四大优点: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绪言一,针灸学的发展史针刺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新石器时代才真正产生并应用了“砭石”,其后骨针,竹针,金属针。金属针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刺法的发展。灸法的起源亦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主要有以下五个阶段。(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在《内经》成书前,主要

2、是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此阶段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包括《素问》和《灵枢》。《灵枢》又称《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黄帝八十一难》提出八会穴,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理论和应用进行解释。(三)针灸学术的发展时期晋。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汇而为一,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录腧穴349个,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再一次总结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了五

3、色“明堂三人图”,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宋,王惟一对腧穴进行了重新考订,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确立经穴354个。元,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清,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列出经穴361个,至今仍为针灸教材所取用。(五)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二、针灸学的对外交流大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播到欧洲。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1997

4、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IH)举行了针刺疗法听证会。三、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理论部分:经络:掌握经络的概念、组成、循环规律及分布特点,熟记每条经的具体循行路线及主治概要。腧穴:掌握腧穴的概念、主治特点及规律,熟记常用穴的定位、主治,尤其是特定穴。技术部分:主要为刺法灸法,加强指力,勤于练习。应用部分:加强针灸学理论、技术与内外妇儿各科综合知识的学习。二、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和要求一、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第一章--经络总论三、掌握经络系统的组成四、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五、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

5、临床运用第一节经络和经络学说概念经络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经脉是直行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脉和络脉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第二节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由上可知,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并不断修正完善的结果。对针灸感应现象的观察针刺腧穴或一定的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称为“针感”或“得气”。这种感觉有时沿着一定的径路向远

6、部传导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了穴位并对穴位主治作用进行分类,进而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对腧穴功效的总结一、经络学说的形成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受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气功练习者的“内景隧道”体验临床实践中发现,当体内某一脏腑发生疾病时,在体表相应部位可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压痛、结节、皮疹、色泽变化等异常反应古人通过直观方法,对血脉、筋骨和内脏的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有一定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病理现象进行推理,从而形成经络学说气功养生术的练功者常从静中求功,当肌肉放松,精神专一,意守丹田时,往往

7、觉得体内有脉气沿着一定路径流动④《内经》《难经》以后经络学说的发展;①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②《内经》中经络学说的形成;③《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二、经络学说的发展现存最早的有关经络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该帛书用秦篆文字手录的有关“脉”的内容,共两类,均记载了脉的循行与主病。但帛书中只提及了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其中以足臂命名的十一条脉,近人称之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称为《阴阳十一脉灸经》。帛书记载的脉没有互相衔接的联系,也无全身的循环流注,且循行路线和分支短

8、少,病候记载也很简略。由此可知,马王堆帛书中所载脉的内容为经络学说的雏形。①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有关经脉的记载《内经》是中医学中最早的经典著作,总结了秦汉以前医学方面的成就,尤其对经络的论述更为详尽,说明战国时代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内经》中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