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65426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6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二年级实验班化学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高二年级实验班化学实验练习题(一)1.常温下干燥的混合气体可能由H2S、H2、Cl2、SO2、NH3、NO2、NO、CO2和O2中的某几种组成,进行以下实验:①混合气体无色,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混合气体不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打开瓶塞无颜色变化。③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有浑浊,但气体体积不变,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0%④上述通过碱石灰的混合气体,若点燃会爆炸,恢复到常温时剩余气体体积为通过浓H2SO4和碱石灰之前的原混合气体的2.5%,若使其通过赤热的铜网,铜网表面变黑。⑤当原混合气体通过CuSO4溶液时,剩余气体为原来的90%。根
2、据以上实验回答:(1)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2)原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有一种固体混和物,可能由硝酸铝、氢氧化钠、硝酸银、氯化钡、氯化铁、氯化铵和磷酸钠等化合物中的两种或多种混和而成。现依次作如下操作:(1)将它溶于水,充分搅拌,生成无色、无臭、透明的溶液(2)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蓝色;再加入硝酸到蓝色变紫,则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硝酸后紫色变红,白色沉淀又溶解(3)在上述经过酸化后的溶液中滴入硫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以上实验现象可知固体混和物中含,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3.在四只编了号但无品名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盛有盐酸、氯化钡溶液、磷酸钠溶液和硫
3、酸钠溶液,此外,唯一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没有一个出现任何变化。(a)向溶液I中加入溶液II,再在所得的混和溶液加入溶液III(b)将溶液I加入溶液III中(c)将溶液IV与硝酸银溶液混和,试回答:(1)盐酸是号,硫酸钠是号;(2)先将II号与III混和,再加入I,叙述现象,并书写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先出现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4.在一种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H4+、Fe2+、Fe3+、Ba2+、Al3+、SO42-、HCO3-、NO3-、Cl-。对其进行如下实验:(1)该溶液使pH试纸变红色(2)取少量溶液浓缩后加入铜
4、片和浓硫酸共热,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3)取少量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4)将(3)中的沉淀过滤掉,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5)另取(3)的滤液,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先看生成沉淀,随后沉淀又减少,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气体生成。根据实验现象判断:①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②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③溶液中不能确定存在与否的离子是。5.有一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Mg2+、Cu2+、Fe2+、Al3+、NH4+、K+、Cl-、HCO3-、SO42-。当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未状固体物质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和气体放出,同时
5、生成白色沉淀。当加入0.4摩淡黄色粉未时,共收集到0.3摩混和气体,且此时生成的沉淀最多。此后继续加入淡黄色粉未时,沉淀量逐渐减少,至加入0.45摩粉未后,沉淀量由0.3摩减少至0.2摩,再加入粉未后,沉淀就不再减少。由此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1)淡黄色粉未的名称为;(2)溶液中肯定有离子,肯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淡黄粉未与水反应;②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离子方程式;③加入淡黄色粉未的物质的量由0.4摩至0.45摩时,沉淀部分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量之比为(H+及没有确定的离子除外)。6.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
6、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为以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毫升碘水和15毫升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上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正确操作步聚的顺序是(用上述操作的字母编号填写);(2)上述E步的操作中应注意;(3)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7、7.I2和Na2S2O3之间发生既快又完全的反应,反应方程式是:I2+2Na2S2O3=2NaI+Na2S4O6,若相互倾倒时,上述反应需要在接近中性(pH值为5—9)条件下进行,为什么?若把I2溶液滴入Na2S2O3溶液中,既使在碱性溶液中(pH=11)也能发生完全反应;若把Na2S2O3溶液滴入I2溶液中,既使在酸性溶液中也能发生完全反应,试简要解释上述两个实验事实:。8.已知AgCl、Ag2O都可溶于氨水中,现有化合物A的较浓的溶液,取等量分别盛放在a、b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AgNO3溶液都出现白色沉淀。在a试管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