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

ID:58965060

大小:253.8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6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4∕T 1966 -2017 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备案号:54298—2017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1966—2017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onseedlingcultivationandplantingofAlamandaschottii&A.cathartica2017-03-10发布2017-06-10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1966—2017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殊斐、张波、冯志坚、林云、李剑、陈红跃、李碧洳、冯嘉仪、罗倩。本标准首次发布。ⅠDB44/T1966—2017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夹竹桃科黄蝉(AllamandaschottiiPohl)和软枝黄蝉(AllamandacatharticaL.)苗木培育、绿化栽植、养护管理、建档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蝉和软枝黄蝉的苗木培育与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3苗木培育3.1黄蝉种子育苗3.1.1种子3.1.1.1采集选择5a生以上,生长良好、果实饱满、无病虫害的母树。果实成熟期为秋季到翌年春季,蒴果由青绿色转变为灰褐色时采种。3.1.1.2调制果实收集后置通风干燥处摊放或在日光下摊晒,直至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宜随采随播。3.1.1.3质量种子检验按照GB2772执行。种子含水量10﹪~15﹪、净度95﹪以上、千粒重230g以上。3.1.

4、2圃地和苗床宜选择排水良好,极端最低温度在0℃以上的地区。苗床宽0.8m~1.0m,播种基质采用细河沙。3.1.3芽苗培育种子宜秋季、春季播种。用常温水浸泡12h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前,先将基质淋透水;采用点播的方法将种子均匀地播于苗床或穴盘中,用细沙覆盖至种子不外露;喷水保持湿润。播种量约0.32kg/m。种子出芽前晴天早晚各喷雾1次。出苗后,注意保温、保湿,及时疏苗、间苗。存苗量约320株2/m。1DB44/T1966—20173.1.4芽苗移栽3.1.4.1容器根据苗木规格、育苗期限选择容器的规格,采用塑料薄膜容器、无纺布袋。培育1a~2a生绿篱苗

5、和地被苗时,采用(10~20)cm×(10~20)cm的容器;培育1a~3a黄蝉球形苗时,采用(30~35)cm×(30~35)cm的塑料育苗袋,或(40~60)cm×(40~60)cm的无纺布育苗袋。3.1.4.2基质用泥炭土:黄心土:沙以3:5:2混合,加入适量磷肥、花生麸等,充分搅拌混合,过筛装袋。3.1.4.3移苗苗高5cm~8cm时,可移苗。移植宜在晴天的早、晚进行。移苗前将容器内的营养土充分湿润,移苗时用竹签起苗,保持根系完整,植于容器中央,覆土压实,移植深度宜略高于根颈。移植后淋一次定根水,及时对歪斜的芽苗进行扶正。移苗10d后,对死亡苗

6、木进行补植。初期用70%~80%的黑色遮光网,2周后逐渐拆除。3.2扦插育苗3.2.1时间黄蝉与软枝黄蝉全年均可扦插,以3月~5月,9月~11月为宜。3.2.2插条制备选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当年生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截成长度10cm~15cm的插穗,保留2个~3个茎节。插穗静置至乳汁干燥后,把基部浸泡于200mg/L~400mg/LIBA(吲哚丁酸)或NAA(萘乙酸)溶液中15min~30min、或者100mg/LIBA+100mg/LNAA混合溶液中30min。3.2.3容器容器规格按3.1.4.1执行。3.2.4基质基质准备按3.1.4.2

7、执行。3.2.5扦插先用小竹签在基质中插个洞,将插穗的最后一个茎节埋入后按紧插穗周围的基质,浇透水。3.2.6插后管理可搭拱棚或大棚,采用内薄膜、外遮光网(遮光率70﹪~80﹪)覆盖,保持棚内的相对湿度在95%以上。20d~40d可生根;插条生根长度超过0.5cm时,可拆棚。3.3苗期管理3.3.1水分管理移植后保持容器土壤湿润。3.3.2施肥及时清除杂草。移苗2周后,宜喷施叶面肥,每2周喷施1次0.1﹪~0.2﹪的磷酸二氢钾、尿素等速效肥;喷施4次后,可采用土壤施肥,以复合肥为主,1个月~2个月施1次,每次的施肥量22约为30g/m~40g/m。在5

8、月~8月生长旺期,可适当增施1次~2次。追肥宜早晚进行。2DB44/T1966—2017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