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63661
大小:31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27
《三角形的再认识(吕亚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中有乐、乐在课堂《三角形的再认识》教学案例双庙明德学校吕亚军一.研究背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现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学习困难也在增多,学生一年一年在升级,而求知的兴趣却在逐渐减弱,不少数学学得不错的学生在长大以后却远离数学,甚至讨厌数学,原因是什么呢?从学生方面来讲,这主要是部分学生在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命题结论的判断不是在研究事实的过程后形成的,而是听教师讲解后知道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的参与,更缺少积极的思考和依靠自己的实践去获取知识的过程。从教师的方面讲,可能已经将教材讲明白,难点
2、,重点归纳清楚,课堂上尽量减少学习的困难,让学生走一条平坦的路,但这样学生得不到积极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要精心地准备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依靠自己的分析,独立思考获取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而且不易忘记,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才得到培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2)让学生在探索三角形定义过程中,掌握三角形表示方法,渗透一种数学思想----分类思想。(3)培养学生以已有的知识,通过探索,思考、讨论、论证、
3、归纳、从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并加以讨论、归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2)在认识三角形的学习中,初步体验探索、讨论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懂得用数形结合思想,探讨数学问题。3、情感与态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分析、总结获取新知识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合作交流、勇于创新。(2)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材分析教材从观察小木屋屋顶框架图入手,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考虑
4、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用动画“画”三角形,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出三角形定义。本节练习中设计各类习题,从而利用小木屋屋顶框架得出:三角形计数方法,渗透分类思想,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思维。 教材由“房梁上的彩灯电线哪根长”,引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后面三边关系的应用作铺垫,用“小棒搭三角形”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四.学情分析本课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动画三角形”“动画三角形计数”等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并增大课堂容量,增加
5、课堂密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三角形,对于三角形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计数问题等知识较为陌生,甚至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因此要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设计教学。五.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认识三角形吗? 生:认识。 师:在生活中见过应用三角形的例子吗? 生:见过。 师:哪一位同学能举一些例子? 生1:三角形的屋顶。 生2:自行车的三角架。 师:很好。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屏幕显示自拍照片:学校篮球架,建筑
6、工地塔式吊车,加油站大跨度屋顶等。) 师:这些例子说明了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三角形具有这么多应用呢?等我们学完这一章后,同学们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二)得出三角形定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动画画三角形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怎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屏幕显示三角形: 图1师:哪一位同学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生3: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按照学生描述画出如下图形:
7、 图2师:这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吗?生:是。师:是三角形吗?生:不是。师:×××同学,你要对刚才的发言做修正吗?生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教师按照学生描述画出如下图形: 图3师:这三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吗?生:不在。师:它们构成三角形吗?生:没有。师:哪位同学再来修正×××同学的描述?生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师:同学们还有补充吗?生5:我认为还应加上“在同一平面上”的条件。师:同
8、学们有三角板吗?生:有。 (教师首先用三角板演示把三角板摆在空间任一位置,三角形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渗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平面。然后,让学生操作,感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后组成的图形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不必增加“在同一平面内”的条件。)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操作,我们看到了三角板无论摆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三条边都在同一平面上,等同学们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