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能演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东晋★2.“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史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3.“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
2、。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A.西汉B.西周C.秦朝D.东汉4.“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史记·平准书》中的这段记载,为我们描述的是哪位皇帝统治初期的社会景象()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景帝5.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其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6.“国家的粮仓丰满殷实,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因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话描绘的情
3、景发生在()A.汉高祖后期B.汉高祖前期C.汉景帝后期D.汉平帝时期7.“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A.主张以农为本B.让士兵还乡务农C.平定“七国之乱”D.定田赋为三十税一9.下列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课堂剧中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4、)1⋯⋯⋯⋯⋯⋯⋯⋯⋯⋯⋯⋯⋯⋯⋯⋯⋯⋯⋯⋯⋯⋯⋯名校名师推荐⋯⋯⋯⋯⋯⋯⋯⋯⋯⋯⋯⋯⋯⋯⋯⋯⋯⋯⋯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B.县令王二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C.文帝的嫔妃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文帝命人依照阿房宫修建宫殿二、材料分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汉文帝与汉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1)结合材料一,回答这是什么时期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
5、等,那么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材料二中,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被称作什么?(3)比较材料一、材料二,说说商鞅、汉文帝与汉景帝对待“农”的态度的相同点。(4)当今社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你认为应该怎么做?★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用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根据官府的用度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汉书》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
6、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景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造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2)为改变这一局面,西汉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出现了什么结果?(3)从材料二中可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采取了哪些措施。2⋯⋯⋯⋯⋯⋯⋯⋯⋯⋯⋯⋯⋯⋯⋯⋯⋯⋯⋯⋯⋯⋯⋯名校名师推荐⋯⋯⋯⋯⋯⋯⋯⋯⋯⋯⋯⋯⋯⋯⋯⋯⋯⋯⋯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A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秦”“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做出正确判断。2.C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3.A4.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
7、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这是汉高祖统治时期的社会景象。5.C西汉建立初期,由于常年战乱,社会经济凋敝,为此,西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6.C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由“粮仓丰满殷实”“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可知,汉朝出现这种局面是在汉景帝后期。7.A8.B让士兵还乡务农是汉高祖统治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答案为B项。9.D“文景之治”时期,文帝和景帝注重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提倡勤俭治国。因此A、B、C三项均符合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汉文帝反对
8、奢华,并以身作则,故D项不符合史实。二、材料分析题10.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