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53047
大小:45.7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9-17
《初中八年级历史人教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3)精编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和清朝统治者的无能。3.掌握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事实,理解中国主权的进一步丧失。4.掌握农民起义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事实。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2.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领会能力。德育目标
2、1.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2.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2.列强侵华罪行。●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1.复习提问法。导入新课可用此法,使学习的内容前后相衔接。2.说、看、议结合法。像“火烧圆明园”的内容,就可以把教师的解说、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发表议论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教学效果。3.分析归纳法。对沙俄的割地行径可采用此法。4.连环提问法。对“太平军抗击洋枪
3、队”一目可采用此法。●教具准备1⋯⋯⋯⋯⋯⋯⋯⋯⋯⋯⋯⋯⋯⋯⋯⋯⋯⋯⋯⋯⋯⋯⋯名校名师推荐⋯⋯⋯⋯⋯⋯⋯⋯⋯⋯⋯⋯⋯⋯⋯⋯⋯⋯⋯1.投影仪、相关图表。2.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的插图是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在北京西郊。这里青山绿水,风景幽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了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了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还屹立在那里。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那么,英法联军为
4、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它们是如何组成的?来中国为了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的。[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最后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下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学生回答]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的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教师导入]《南京条约》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便利了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入中国。可是,这种效果并不明显,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对英
5、国商品的需求并不像英国资产阶级想像的那样乐观。于是,他们把这种现象的出现归结于《南京条约》开放的口岸太少,他们从中国得到的权益太少,于是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了修改条约的要求。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这次战争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被称作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呢?学过这一课的内容,你就会明白的。[导入语例示三]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放《火烧圆明园》片断),这段录像的内容是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时火烧圆明园的内容。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周长近十公里,建筑面积
6、达十六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圆明园本是清朝的一个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2⋯⋯⋯⋯⋯⋯⋯⋯⋯⋯⋯⋯⋯⋯⋯⋯⋯⋯⋯⋯⋯⋯⋯名校名师推荐⋯⋯⋯⋯⋯⋯⋯⋯⋯⋯⋯⋯⋯⋯⋯⋯⋯⋯⋯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宫苑。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里,而是在圆明三园。就是这样一座举世罕见的“万园之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他们是怎样进入北京的?除了火烧圆明园外,他们还犯下了哪些罪行?等我们学习完今天这
7、节课的内容,就会明白的。[板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万英镑左右徘徊。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