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

ID:58899416

大小:1.86 MB

页数:123页

时间:2020-09-29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而】文言常用虚词【而】。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用法(2)代词用法(3)复合虚词(1)连词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例句:▲蟹六跪而二鳌。《劝学》——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赵国曾经五次跟秦国交战,两次失败三次胜利。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3)表递进,

2、译为:并且、而且。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缸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贫穷的)人,又是甿、隶一类的(种田)人,而且是个被迁谪戍边的征夫。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这种颜料,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青。▲.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秦国用城池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理亏就在赵国。▲.诸君而有意,瞻

3、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我小心冀翼地起来。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2)代词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一般作定语。例释:▲.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账、追究。文言常用

4、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3)复合虚词文言常用虚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5、柳毅传》)(3)复合虚词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余知而无罪也③提刀而立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A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B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C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D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分析:①连词,表修饰②代词,你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假设【答案:B】辨析下列“而”的用法。(1)民困而不知救(2)敏而好学(3)面山而居(4)温故而知新(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诸人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8)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9)一人、一桌、一椅而已。表承接,译为“就”、

6、“接着”、“然后”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表并列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因果,“因而”。第二人称代词“罢了”。文言常用虚词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中的“以”字是虚词用作实词吗?“以”字实际上是“耜”右连部分,古人通过“用耜翻地”来表示“用”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以”字起初是个动词,属实词。用作介词是虚化的结果(许多介词是从动词转来的)。“贤不必以”中的“以”字,用的是本义。【以】文言常用虚词B.在古文里,介词“以”后面的代词“之”往往被省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介词“以”后应有宾语

7、“之”,代前面出现过的“衣食”。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和“之”读音相近,在说话时,往往后者被前者“吞并”,而古人学问是口耳相传,所以学生记录老师的话时,自然也就省去了“之”。我们应该把它当为一种现象记住。(一)介词(二)连词(三)助词(四)名词通假(五)固定搭配【以】文言常用虚词(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③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