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

ID:58876850

大小:330.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9-30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_第1页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_第2页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_第3页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_第4页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易》15讲 处世为人65解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周易文化IntroductiontotheBookofChanges刘韵冀《周易文化》(共17讲)中国人当爱华夏文化知识者须读圣贤之书文明中华影响篇第15讲周易文化周易文化与处世为人IntroductiontotheBookofChanges第15讲第15讲周易文化与处世为人第一节周易文化的处世哲学第二节周易文化的为人之道该讲的重点1、周易处世哲学的内容、方法2、周易为人之道的内容、方法第一节周易文化的处世哲学一、顺天应人的和谐理念二、刚柔相济的处世哲学一、顺天应人的和谐理念1、和谐的基本思想2、和谐的自然观3、和谐的社会观1、和谐

2、的基本思想由“六合”到“六和”的“和”思想。六合是:东南西北上下“六和”有六方面的“和谐”,它们是:自然和顺,国家和平,民族和睦,邻里和好,家庭和美,身心和悦。顺天应人就是和谐。“顺天”就是和谐的自然观,“应人”就是和谐的社会观和谐的基本思想易讲“和”;儒、道、佛都讲“和”都讲“天人合一”,但各有不同。三和:与天地和,与众生和,与内心和。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由“六合”到“六和”新“六和”:与自然和顺,与国家和平,与民族和睦,与邻里和好,与家庭和美,与身心和悦。和谐身心和悦民族和睦社区和好自然和顺国家和平家庭和美新“六和”图2、和谐的

3、自然观敬天——识天——顺天——乐天;中心思想是顺天所谓敬天:信仰层面所谓识天:天人合一,人与环境一体,人和自然的均衡,加强环境保护所谓顺天:提倡顺天而行、因时而动;敬畏,不可轻举妄动所谓乐天:感恩;低碳理念,做到可持续发展3、和谐的社会观如何“应人”;经济角度:经纶事业“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政治角度:文化角度:社会整体角度:周易提出的“明法、崇正、守信、尚和”的社会建设的四大原则和谐就是社会各个方面均衡而协调的发展:经济;人口;男女;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也要均衡二、刚柔相济的处世哲学1、时中的处世信条2、亦儒亦道、进退皆是的人生

4、态度3、舍与得相互融通的价值取向4、内方而外圆的生存策略1、时中的处世信条与时偕行倡导中庸关于“与时偕行”“与时偕行”出自《周易·乾文言》。针对《易经》乾九三的爻辞,《易传》作者提出了“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见解;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唐人李鼎祚《周易集解》上引三国人虞翻的话说:“变通趋时,故与时偕行。现今一句时兴的话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道理,只是如今庸人容易理解偏差,变成争先恐后、争风抢眼的东西了。流行的、时尚的、公认的未必是好的。“与时俱进”不能完全替换“与时偕行”。因为在古人智者看

5、来“与时偕行”不但包含着“与时俱进”,同时还包含“与时俱止”和“与时俱退”。时进我进,时止我止,时退我退,是“与时偕行”的全部意义。我们如何理解“与时俱止”呢?周易·艮卦·彖辞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我们又如何理解“与时俱退”呢?周易·乾文言在解释上九“亢龙有悔”时说道:“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所以古人才有“亢龙有悔,与时偕极”的告诫。(《周易·乾文言》)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与时偕行”就是要始终要顺应客观

6、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运行方向和轨迹行事,同时自强不息,革旧鼎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若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即便是“进”,也只能带来损害,而不会带来助益的。关于好学勤勉惜时好学关于提倡中庸中庸有三种说法:第一,中庸指平常的意思。第二,儒家伦理思想。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义;庸,有平常、常道、用等义。《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儒家在《中庸》中,不仅以“中庸”为美德,而且还作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7、”,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第三,儒家经典之—。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战国时子思作。宋代程颐、朱熹把它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2、亦儒亦道、进退皆是 的人生态度一说“进则尊儒,退而崇道”;又一说“青年学儒、中年习道、老年敬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道家主张以柔克刚,在协调人事关系、处理恩怨问题时主张“报怨以德”。儒家主张刚柔相济,《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同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刚柔相兼、进退皆是的人生态

8、度进而尊儒,退而崇道;别片面理解。儒重功名,但孔子不是事业成功的榜样,但是是精神的榜样。儒也爱山水。道喜退隐,但老子的“无为”确是“有为”,“智者”影响社会的方式不拘一格。道也议凡尘。古代士大夫的意识是儒道佛兼而有之。范仲淹在《岳阳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