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75334
大小:3.05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20-09-30
《单元 小地区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6小地区控制测量§6.1控制测量概述§6.2导线测量§6.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6.4全站仪导线测量§6.5三、四等水准测量§6.6三角高程测量控制测量—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控制点—具有准确可靠坐标(X,Y,H)的基准点。控制网—由控制点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几何图形。作用:①可控制全局;②为减少误差积累;③可分组进行作业。控制测量的原则: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由高级到低级)2、要有足够的精度;3、要有足够的密度;4、要有统一的规格。内容:平面控制、高程控制。一、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国家平面控制网城市平面控制网小地区平面
2、控制网常规方法: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平面控制网:国家控制网——一等三角锁200Km200Km国家控制网—二等连续网城市平面控制网:二、三、四等网。一、二级小三角网、小三边网。一、二、三级导线网。图根控制网(导线网、交会定点)。城市导线网小地区范围:面积在15km²以内。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小三角网或相应等级的导线网。包括:首级控制网、图根控制网二、高程控制测量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各级高程控制网均采用水准测量、
3、高山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国家高程控制网返回§6.2导线测量结合地形测绘、建筑工程及路桥工程施工等实际需要,下面着重介绍利用导线测量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的方法,以及用三角高程测量建立小地区高程控制网的方法。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段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确定各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等控制点的测量。一、导线的布设形式与等级导线的布设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AB1DC23AB12
4、345附合导线闭合导线BA12支导线钢尺量距各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角度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6DJ2一级2.52505421/10000二级1.81808311/7000三级1.212012211/5000图根≤1.0M≤1.5测图最大视距201┄1/2000注:表中n为测站数,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混凝土桩(永久性)木桩(临时性)点之记2边长测量3角度观测2.导线边长测量光电测距(测距仪、全站仪)、钢尺量距当导线跨越河流或其它障碍时,可采用作辅助点
5、间接求距离法。河EFGHPb改正内角,再计算FG边的边长:时3.导线转折角测量一般采用J6经纬仪测回法测量,两个以上方向组成的角也可用方向法。导线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之分。当与高级控制点连测时,需进行连接测量。NBA321544方位角的测定或导线的连接测量§6.3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在全面检查、确定导线外业测量记录确实无误和成果符合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内业计算,计算前应根据外业观测记录绘一导线略图,图上注明实测边长、转折角、起始边方位角和起始点坐标等,以供内业计算使用。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①由水平角观测值β,计算方位角
6、α;②由方位角α、边长D,计算坐标增量ΔX、ΔY;③由坐标增量ΔX、Δ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计算)1.坐标计算公式:(1)坐标正算(由α、D,求X、Y)已知A(),,求B点坐标。OyxAB注:计算出的αAB,应根据ΔX、ΔY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2)坐标反算(由X、Y,求α、D,)OyxAB已知A()、B()求。6.3.2闭合导线的计算如图6-9所示,闭合导线以闭合多边形作为检核条件,首先应满足内角和条件,其次应满足坐标条件,即由起始点的已知坐标,逐点推算导线点的坐标,最后又推算出起始点的坐标,推
7、算出的起始点坐标应等于已知坐标。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对具有n条边的闭合导线,其内角和的理论值为(6-5)设内角观测值的总和为∑β测,∑β测应等于理论值∑β理,但由于角度测量存在误差,两者常不相等,两者之差即为角度闭合差。(6-6)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为若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角中,每个角的改正数为2)导线方位角的推算角度闭合差调整后,根据起始边方位角和改正后的各内角(左角)计算各边的方位角。图7-9 闭合导线方位角的推算一般公式为:(7-8)即前一边的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方位角加上180°,再加上两边所夹的左角
8、。若观测的是右角,则方位角的推算公式为3)坐标增量计算及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实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