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38393
大小:14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24
《第3章第1讲水循环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讲下图中A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某内陆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1~2题。注:潜水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称潜水位。1.A湖泊冬季主要补给水源是( )A.冰川融水、地下水B.积雪融水C.地下水D.山地降水解析:本题考查湖泊水源补给类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A湖泊位于塔里木盆地,降水较少,D错;气温较高的季节河流补给水源以冰川融水、积雪融水为主,而冬季气温低,冰川融水、积雪融水补给少,则该湖泊主要受地下水补给。答案:C2.
2、B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本题考查盐碱化严重的季节,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A湖水位和B地潜水位示意图可知,夏季A湖水位高,而B地潜水位低,湖泊水倒灌到绿洲,可能导致绿洲的地下水水位上升,盐碱化加重。答案:B(2013·四川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3题。3.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背景材料中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
3、量逐月累计曲线图,降水量比较多的月份为12月、1月、2月为北半球冬季,故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冬季。答案:D(2014·包钢一中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某年水平衡收支概算图(单位:亿m3)。读图完成4~5题。4.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 )A.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B.入海水量和水汽输送C.入海水量和蒸发量D.蒸发量和入海水量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降水在转化成径流与地下水过程中要经过蒸发环节,所以甲代表蒸发量;径流一部分流入水库,一部分用于河川引水等,一部分流入海洋,所以乙代表入海水
4、量。故D正确。答案:D5.据图可知,该地区( )A.位于我国塔里木河流域B.存在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C.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D.该年水量收支平衡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水平衡收支概算图的判读,考查考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有入海水量,故不位于塔里木河流域,水循环类型应为海陆间循环,故A、C错误;图中地下水补给量小于地下水抽取量,该地区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现象,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故B正确;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蒸发量、用水量与入海水量之和(支出)比降水量(收入)大,收支不平衡,故D错误。答案:B(20
5、13·大纲全国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6~7题。6.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解析:本题考查太行山南段东麓自然地理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太行山南麓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的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降水集中在7、8月份,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故
6、C项正确。答案:C7.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解析:本题考查水库的补给,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水库所在流域相邻,气候类型相同,植被条件相同,且面积大体相当,但2009年雨季入库水量差别很大,这说明甲水库入库水量较少是由人为因素(人工拦截径流)造成的。答案:D8.读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辽河水系水能资源比较少,请简述原因。(2)分析说明辽河PM河段的水文特征。(3)利用水循环原理,
7、据图分析辽河油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及水循环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从河流水量小、河流落差小等方面分析。第(2)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流速变化等方面分析。第(3)问,辽河油田位于辽河下游,油类污染物、废水会随地表径流下渗,并且注入辽东湾,破坏辽东湾水域的生态环境。答案:(1)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河流水量较小;辽河途经地区地势变化较小,河流落差小。(
8、2)流速缓慢;此河段上游流经沼泽湿地,水位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河流含沙量较小。(3)油田采油产生的油类污染物排入辽河,污染地下水;废水排入辽东湾,造成辽东湾沿海生态环境破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