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

ID:58835268

大小:38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4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1页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2页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3页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4页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外力因素,识别地质构造和常见的地貌;了解地质构造在实际运用中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板图讲解和学生生活实际共同讨论探究完成对内容的分析,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教学重点: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教学难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分析。学情分析:本节中重难点比较抽象,教学上有一定难度,要学好这一

2、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和较丰富的野外活动经历。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图片提问:地表形态有何特点?(千姿百态)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吗?本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讲授新课:首先看一下关于喜马拉雅山的资料,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变化的)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让学生阅读材料并合作填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地球本身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外力作用

3、地球外部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过渡:结合表得出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主力,那么它是怎样塑造的呢?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2.展示投影:学生共同活动、探讨得出结论。活动1:观察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考并讨论P37页“活动”问题1。(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呢?(2)这两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4、?(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活动2:观察两图,并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思考并讨论P37页“活动”问题2。思考:你认为在今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活动3:说说下列地形是怎么形成的?(阿尔卑斯山,南美安第斯山,太平洋西部岛屿,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马里亚纳海沟)3.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③冰岛:生长边界。④安地斯山脉:

5、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总结: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运动结果(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承转:由上可见,内力作用会引起地壳运动,我们到野外去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二)、地质构造

6、与地表形态展示课件并总结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褶皱背斜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向斜向下弯曲岩层中心新、两翼老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三)、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1、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2、背斜:

7、良好的储油、气构造;铁路隧道。3、向斜: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水库坝址选择点4、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实战演练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A————, B———D——————。(2)图中1和2或3和4中距离在缩短的是——,原因是—————。(3)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处在那两大板块之间—————2.读课件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是,地堑是————。(2)从地形上看,C处是,形成原因是。(3)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处一致;

8、地震多发地带位于 图中 处。(4)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是。头脑大比拼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