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05161
大小:428.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10-02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则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原文:子圉(yǔ)见①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②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③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④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⑤也。翻译:子圉将孔子引见给宋国太宰。孔子走后,子圉问太宰对孔子的看法。太宰说:“我见过孔子后,看你就如同蚤虱那么渺小了。我要把他推荐给宋君。”子圉害怕孔子受国君爱宠,于是对太宰说:“您向国君引见孔子后,君主看你就像蚤虱那么渺小了。”太宰因此就没将孔子引见给宋君。1、这则故事中孔子最终没有被介绍、引见给宋
2、国的国君,通过这一过程的描写揭示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迪?答:揭示了人性的恶丑,嫉贤妒能,不顾公义,给我们的启迪是为国选材是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的。2.子圉把孔子引荐给商太宰,目的就是要把孔子推荐给宋君,可事后又阻挠商太宰的引见,岂不是违背初衷?你如何理解子圉的行为?答: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没想到在商太宰的眼中自己竟与孔子相差如此之远,他引见孔子只是想立功、讨取好处,却并不想让孔子威胁到自己的声明和地位,所以才会这么做,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给子圉点破之后就坚定了不引见孔子的决心。第二则子胥出走“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
3、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翻译:伍子胥从楚国出逃,守护边界的官吏逮住了他。伍子胥说:“国君搜捕我,是因为我有一颗美丽的宝珠。现在我已经把它丢了。(你如果把我遣送到国君那里)我将对国君说你拿去了宝珠,并且把它吞了。”守护边界的官吏于是就把他放了。故事解读从伍子胥的角度:关键时刻人往往出于生存的渴望而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力量,从而摆脱困境。(急中生智,随机应变)从守关者的角度:世人趋利避害的心理第三则庆封走越原文: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族人
4、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注释】①庆封:字子家,春秋时齐国大夫。为乱:就是作乱。走越:逃到越国去。②族人:同宗的人;同一家族的人。之晋:到晋国去。③是心:是,代词,此,这的意思。翻译:庆封在齐国作乱而想逃跑到越国。他同族的人对他说:“晋国近,何不到晋国去呢?”庆封说:“越国远,有利于避难。”他同族的人对他说:“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居住在晋国就可以了;不改变这作乱的心思,即使居住在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可以安宁了吗?”故事解读庆封干尽坏事,被赶出来,他想走远避祸。可他难改自身缺点即使走远也没用。人其实
5、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生活,无需走远。关键是自己身上的恶习要改掉,如果不改走到哪都是一样。像那些外逃贪官以为出国没事,可他们要是还难改恶习,即便是到外国人土地上也不受欢迎。第四则醉寐亡裘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亡其身。”注释】 ①寐(mèi):进入睡眠状态。亡:丢失。裘,皮衣也。—《说文》。②以:因为,由于。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
6、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为了使年幼的康叔顺利地进行统治,周公先后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为法则送给康叔。这里的《康诰》应为《酒诰》。《酒诰》是康叔在卫国宣布的戒酒令。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周公担心这种恶习会造成大乱,所以让康叔在卫国宣布不许酗酒,规定了禁酒的法令。毋彝酒:不要经常饮酒。④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身:指人的生命或地位身分。翻译:昭绩昧喝醉酒睡着了,结果把自己的皮衣丢了。宋君问:“醉酒竟然能丢掉皮衣吗?”昭绩昧回答道:“夏桀因为醉酒丢了天下,而《康诰》说过
7、‘不要彝酒’的话,彝酒就是常常喝酒;常常喝酒,天子就会丧失天下,平民百姓就会丧失自己的性命。”故事解读;昭绩昧机智巧辩,借宋君问醉酒亡裘之事巧谏宋君。向当政者传达一个理念:一味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必亡天下。劝谏国君凡事都要有节度。第五则鲁患不救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注释】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
8、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宦:学习官吏的事务。“宦,仕也。…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说文》。②荆:春秋时楚国别称。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