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

ID:58790482

大小:3.14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0-10-03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_第1页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_第2页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_第3页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_第4页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二生物期末复习课件 (第3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分析:R菌不致死,无毒。实验过程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分析:S菌使小鼠致死,有毒性。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分析:S菌死亡后失去毒性,不致死。4、将无毒的R型活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活菌。R活菌S活菌+S死细菌转化(有毒有荚膜)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直接证据(1)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②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S型细菌分别与R型活细菌培养R型R型R型与S型分离多糖蛋白质DNADNA酶R型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结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T2噬菌体C、H、O、N、PC、H、O、N、S(标记32p)(标记35s)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侵入别的细菌侵入合成组装释放吸附侵入合成组装释放吸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制备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分别用含32p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

3、记的大肠杆菌。用含35S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用含32p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

4、,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结论: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1、烟草花叶病毒(TMV)图4-4烟草花叶病毒正常叶病叶生物必修22、实验过程:结论: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3、分析与结论:TMV蛋白质RNA本节主要内容1.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存在转化因子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实验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DNA是遗传物质4.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RNA和蛋白质R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将加热

5、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从免疫学角度解释: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b、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S型细菌后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下降0含量时间abcR型细菌S型细菌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回眸历史一、DNA双螺旋结构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平面结构立体结构CTTGACAGDNA平面结构5’5’3’3’4123OHHCH2Hp=OHOOHOCH2H123OHH44构成方式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互

6、补配对原则应用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1=T2,A2=T1,G1=C2,G2=C1。则在DNA双链中:A=T,G=C可引申为:1.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A+G=T+C即A+G/T+C=1或A+G/A+T+G+C=50%或A%=50%-G%A1T2T1A2G1C2C1G2DNA双链2.DNA分子其中一条链中的互补碱基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以及双链DNA中该比值相等。若(A1+T1)/(G1+C1)=a则(A2+T2)/(G2+C2)=a(A+T)/(G+C)=a3.双链DNA分子中,

7、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已知链与互补链之间互为倒数,在整个DNA分子中比值为1A1+G1T1+C1=aT2+C2A2+G2=1/a例题3、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2.51A1T2T1A2G1C2C1G2DNA双链DNA的复制最早提出的DNA复制模型有三种;一、对DNA复制的推测1、全保留复制:新复制出的分子直接形成,完全没有旧的部分;2、半保留复制:形成的分子一半是新的,一半是旧的;3、分散复制:新复制的分子中新旧都有,但分配是随机组合的;复制一次复制一次复制一次实验

8、结论: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重带(下部)15N/15N中带(中间)15N/14N轻带(上部)14N/14N中带(中间)15N/14NDNA分子复制的计算:一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