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

ID:58790202

大小:1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9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_第1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_第2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_第3页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word教案(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一、选择题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题干中的“浙江省余姚市”“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可知是河姆渡遗址。2.考古学者在挖掘一处古遗址时,发现了大量稻秆、稻谷,稻秆出土时竟然还是黄绿色的,稻谷外形完好。这处农耕时期的遗址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半坡居民遗址C.河姆渡居民遗址D.大汶口原始居民遗址【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

2、断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稻谷”“稻秆”“农耕时期”等,可知应是河姆渡遗址。3.小华参观某文化遗址,看到了下图所示遗迹,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题干两图所示遗迹都出土于河姆渡遗址。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居民【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由“磨制石器”“种植粟”关键信息,可判断该原始居民是半坡居民。5.右图中的物品是在某原

3、始人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它是()A.用作游戏的玩具B.用作车轮C.用于纺织的工具D.用于投掷野兽的工具【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为半坡出土的陶纺轮,是用来纺织的工具。6.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下面与诗中对应的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彩陶”“呈人面”“呈双鱼”等,可知与半坡的鱼纹彩陶盆有关,故选B。【拓展延伸】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

4、或分段衔接法作坯。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上或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最后放在窑中烧成。7.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农作物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①都能建造房屋: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房

5、屋,半坡人建造半地穴式房屋。②都能制作陶器:河姆渡人制作黑陶,半坡人制作彩陶。③都种植农作物: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④都饲养家畜:河姆渡人饲养水牛、猪等,半坡人饲养猪、羊等。⑤都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人的骨耜,半坡人的石铲等。故选A。【概念链接】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

6、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来说,原始农耕时代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也相当于以社会结构为演进标志的氏族公社繁荣阶段。8.我国某地新发现一处文化遗址。发掘资料记载:①有灰烬层②有磨制的石刀、石斧③有骨针④有黑、白陶片⑤建造房屋且形成村落⑥墓葬有大有小,殉葬品有多寡之分。上述材料证明该处遗址最有可能是()A.山顶洞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根据提示可得出①说明该时期人类会使用和保存火种;②③说明该时期人类处于新石器时代;④说明该时期人类手工工

7、艺已达到很高水平;⑤说明该时期人类定居;⑥说明该时期人类已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已出现,根据以上分析可判断选D。9.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B.自然条件的差别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D.生活时代不同【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因为南北方自然条件的不同,所以在粮食培育,住房结构方面存在差异。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大意:上古时

8、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周易》材料二人们在长期从事采集食物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植物果实掉在地上可以发芽、生长、结果,经过多次实践观察,最后采取有意识地播种;同时,随着捕获野兽的增多,人们还把暂时吃不完的野兽圈起来喂养。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是原始居民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