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84772
大小:148.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9-29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案:专题十一第二板块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扬州慢(淮左名都)Wo.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板块卜算子(驿外断桥边)__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香人)对应学生用书P90一、字音识记1.卜算子(bǔ)2.驿外(yì)..3.更著(zhuó)4.碾作尘(niǎn)..5.初霁(jì)6.弥望(mí)..7.戍角(shù)8.怆然(chuànɡ)..9.黍离(shǔ)10.少驻(shǎo)..11.荠麦(jì)12.窥江(kuī)..13.豆蔻(kòu)14.鬲溪(ɡé)..15.姜夔(kuí)16.玉钿(diàn)..二、词语释义1.驿外断桥边:指荒僻之地..2.寂寞开无主:无人过问..3.更著风和雨:又遭受。著,同“着”,添、加..4.无意苦争春:苦苦地,竭力地.
2、5.一任群芳妒:完全听凭..6.零落成泥碾作尘:凋零飘落..7.戍角悲吟:守兵所吹的号角..8.淮左名都:淮水东面..9.解鞍少驻初程......解鞍少驻:卸下马鞍,暂时停留。少,暂时、稍微。初程:开头的一段路程10.过春风十里: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11.清角吹寒:吹出凄清的声音..12.杜郎俊赏:指对美有高度的欣赏能力..13.纵豆蔻词工:即使.14.好花不与香人:困扰,纠缠。这里是沉湎的意思15.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状美女之仪表,这里借指梅花..三、名句背诵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
3、赋深情。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6.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7.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8.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对应学生用书P90卜算子(驿外断桥边)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存诗九千余首,爱国思想是他诗作的主旋律。他也是重要的词人。其词的风格为俊爽流利、沉郁雄放。他的词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或苍凉旷远,或寓意深刻,这类
4、词又和苏轼的词比较接近。二、相关背景陆游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等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在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被调离抗金前线,心境抑郁而壮志如故,次年作此词,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怀。三、内容提要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梅花孤寂凄凉的境遇以及它的愁苦之情,下片着重表现梅花高尚脱俗、坚贞不贰的心志。全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陆游借咏梅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四、写法借鉴1.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此词咏梅明志,遗貌取神,孤芳自赏,傲然卓立。上片写梅“愁”寓情
5、于景,下片咏梅品,显现梅花不幸命运和坚贞操守,托物言志,寄托作者的身世之感、君国之忧。2.妙用衬托,写物传神词的上片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描写梅的艰难处境,以烘托突出它的“独自愁”。下片用“群芳”“零落成泥碾作尘”来烘托梅的“香如故”,表现梅花的高洁品格。重点揣摩1.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品格?参考答案:特点:寂寞无主;风雨摧残;群芳嫉妒;不屑争春;清香如故。——写出了梅花悲中有壮,苦中有节的特点。借此表明了词人坚韧的品质和洁身自好的操守。2.咏物的诗词,一般都托物言志,寄情于景。这首咏梅词也是如此。请分析这首词是如何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的。参考答案:词中,词人“
6、咏”的是“梅”,但所“咏”不仅在“梅”,“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词人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争春无意,一任群芳妒,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扬州慢(淮左名都)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姜夔(约1155-1209),南宋文学家,精通音乐。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乃往来鄂、赣、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诗初学黄庭坚,后改学晚唐,诗旨清新,饶有韵味,有《白石
7、道人诗集》;词为婉约派,清妙秀远,追求高雅,有《白石道人歌曲》。二、相关背景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写下了这首《扬州慢》。三、内容提要在这首词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