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29478
大小:6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0-01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调查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目录【摘要】3【关键词】4前言4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4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5(一)萧山花边5(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5(三)民间物质遗产51.千年地藏寺52.接龙禅寺5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6(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6(二)政府的保护力度8(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8(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8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8结束语9【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
2、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前言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民间文化遗
3、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
4、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据报道,“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现状痛心疾首。当前我国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欲传承刻不容缓。坎山镇位于萧山市东部,镇人民政府驻地坎山自然镇。东与瓜沥镇航民村接壤,南临衙前镇凤凰山,西连新街镇,北与红山农场毗邻,西距城区13公里。镇域内以北海塘
5、为界,南为水网平原,北为钱塘江泥沙淤积平原。在建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境内,104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曾获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杭州市小康乡镇、首批新农村乡镇。坎山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有历史悠久的古刹景区,地藏禅寺、极乐寺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开放寺庙。有山川毓秀的航坞山等丰富的旅游开发资源和人文景观,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刘禹锡、萨都剌、徐渭等足迹所至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坎山名人辈出,近代的妇运先驱杨之华、著名越剧演员张桂凤、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等名扬海内外。坎山还是萧山花边的发祥地,萧山萝卜干的原产地。龛
6、山亦名航坞山,主峰海拔299米,为萧山东部最高峰。古时该山地处钱塘江口,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3年《萧山县志》载:“吴越钱武肃王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寇于龛山;三十五年(1556)督臣胡宗宪又打败倭寇于此。”此山原寺庙较多,有白龙寺、天医殿、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等。地藏寺 坎山原名龛山(“坎”与“龛”谐音),因山而名。其山坐落于镇西,因其形似龛,故名。1914年《萧山县志》中已有龛山的记载。据1931年《萧山乡土志》载:“龛山在北海塘之北,为本县大镇之一。街长5里,以中间的一段最热闹,其他断断续续
7、,也都有市面。南沙经济和自治事业,都以此为中心。上半年的丝茧,下半年的棉花,也以此为集散地。”龛山亦名航坞山,主峰海拔299米,为萧山东部最高峰。古时该山地处钱塘江口,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民国3年《萧山县志》载:“吴越钱武肃王屯兵于此;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寇于龛山;三十五年(1556)督臣胡宗宪又打败倭寇于此。”此山原寺庙较多,有白龙寺、天医殿、地藏寺、极乐寺、宝善庵等。基于如此优厚的文化背景,借本次暑期实践之际,我在家乡坎山镇展开了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调查活动。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一)
8、萧山花边萧山花边,又称万里斯、万缕丝,是一种日用和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具有构图严密,技艺精湛,工针多样的特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萧山常年有10多万妇女从事花边生产。萧山花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