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

ID:58709694

大小:585.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0-10-04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2章主要病原性真菌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真菌按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第一节浅部感染真菌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的真菌统称浅部真菌。一般不侵犯皮下等深部组织和内脏,故不引起全身性感染。浅部真菌可分为皮肤癣菌和角层癣菌两大类。人类感染多因接触患者或患畜,亦可由于接触染菌物体而被感染一表面感染真菌这类真菌主要寄居于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可引起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如汗渍斑点,俗称汗斑。该菌具有噬脂性此菌短粗、分枝的有隔菌丝和成丛的酵母样细胞二、皮肤癣真菌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

2、织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由其引起的皮肤癣,尤其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皮肤癣菌分为:毛癣菌表皮癣菌小孢子癣菌3个属皮肤癣菌可在沙保弱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丝状菌落。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所产生的大、小分生孢子,可对其作初步鉴定(1)表皮癣菌属对人有致病作用的只有絮状表皮癣菌。可侵犯人表皮、甲板,但不侵犯毛发。临床上可致体癣、足癣、手癣、股癣和甲癣等,多发生于热带地区表皮癣菌菌落开始如鹅毛状,继而转为黄绿色粉末状,镜下可见有典型杆状大分生孢子,菌丝较细、有分隔,间或可见球拍状菌丝、结节状菌丝及螺旋状菌丝(2)毛癣菌属

3、毛癣菌属有20个种,其中13种对人有致病性。一般可引起人的皮肤、毛发和甲板感染,但各菌的亲嗜性不尽相同毛癣菌菌落,可呈颗粒状、粉末状、绒毛状。颜色为白色、红色、橙黄色、或棕色。镜下可见细长、薄壁、棒状、两端钝圆的大分生孢子以及侧生、散在或呈葡萄状的小分生孢子菌丝有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和结节体癣分离的红色毛癣菌培养物菌落初为白色棉花样,很快发展为粉末状,菌落背面产生淡红色至紫色的色素,不同菌株的颜色差异很大3小孢子癣菌目前小孢子菌属已有15个种。主要侵犯毛发与皮肤,引起头癣、体癣。在我国主要有奥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

4、石膏样小孢子菌小孢子菌属菌落呈绒毛状或粉末状,表面粗糙。菌落颜色呈灰色、桔红色或棕黄色。镜下可见厚壁的梭形大分生孢子。卵圆形的小分生孢子长在菌丝的侧枝末端。菌丝有隔,呈结节状、球拍状和梳状致病性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相同部位的病变可由不同的皮肤癣菌引起甲癣(俗称灰指甲),指甲失去光泽,增厚、变形。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均可引起皮肤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引起,占浅表真菌培养阳性率56%头癣多见于青少年,男多于女,成年后少见。表现为头发脆而易断,主要由接触或理发工具传播皮肤癣菌的种类、侵犯部位及传染来源真菌种类、种数感

5、染部位传染源皮肤毛发甲板人动物表皮癣菌属1+-+絮状表皮癣菌无小孢子菌属1++-奥杜安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毛癣菌属20+++石膏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三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皮下组织感染真菌主要有着色真菌与孢子丝菌,经外伤侵入皮下,感染最初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组织或骨,逐渐扩散,最后可达到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但也可扩散至周围组织。孢子丝菌经淋巴管扩散;着色真菌经血行或淋巴管扩散(一)着色真菌着色真菌是一些在分类上接近,引起的疾病症状近似真菌的总程。本菌在组织中为厚壁、圆形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落呈暗棕

6、色。镜检可见棕色有隔菌丝,在分枝、侧面或顶端形成分生孢子梗,梗上产生棕色圆形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树枝形、剑顶形、花瓶形等不同形状,是鉴定本菌的重要依据着色真菌一般由外伤侵入人体,感染多发于颜面、下肢、臀部等暴露部位,潜伏期约一个月,长者数月乃至一年,甚至几十年。开始患处为丘疹、结节、结节融合成疣状或菜花状。病损皮肤呈境界鲜明的暗红色或黑色区,故称着色真菌病。亦侵犯深部组织,呈慢性感染过程。在机体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脑内感染(二)孢子丝菌属孢子丝菌属于腐生性真菌,自然界分布广泛,从土壤尘埃和

7、植物表面可分离出该菌常因外伤接触带菌的花草、荆棘等引起感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申克氏孢子丝菌。本菌为双相型真菌形态和培养用患者标本(脓、痰、血、病变组织)制片,油镜下观察可见梭形或圆形孢子。在沙保弱培养基上25℃培养3-5d,可长出灰白色粘稠小点,然后扩大成黑褐色皱膜状菌落,镜下可见有分隔菌丝及成群的梨形小分生孢子。在含胱氨酸的血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则以芽生方式形成酵母型菌落致病性人类感染本菌主要是通过有创伤的皮肤接触了染菌土壤或植物,孢子丝菌侵入皮下组织、淋巴管,形成亚急性或慢性肉芽肿,使淋巴管出现链状硬结,称为孢

8、子丝菌性下疳。亦可经口或呼吸道侵入,沿血行扩散至其他器官。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皆已发现,以东北地区为多见第二节深部感染真菌凡是侵犯表皮及其附属器以外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原性真菌或条件致病性真菌,均可称为深部真菌。深部真菌感染的危害比浅部真菌感染更为严重,常可引起重症、致死性疾病。近年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