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04925
大小:2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24
《小玉米粒做成大蛋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玉米粒做成“大蛋糕”——记郭建新创建栾川县山川生态有限公司的事迹2015年12月14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第14次会议在郑州召开。会后,有部分媒体和网络纷纷爆出一条消息:栾川的玉米糁汤被这次会议荣冕为“黄金汤”,其原料是由三川新伟合作社采用本地当年成熟的玉米加工而成的。玉米糁是玉米中的主要成份,中国北方人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粗粮,南方人则把它视为饲料的玉米,缘何三川的玉米糁却一鸣惊人,从普通百姓的餐桌荣入国宴,登上了大雅之堂?三川镇位于伏牛山北坡、熊耳山南麓,海拔1250米。山高气寒、昼夜温差的悬殊,让这片褐黄色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玉米不仅无病虫害,一年一熟,生长期长,而且铸就了它的
2、优良品质。所以,三川玉米糁一直就是人们生活中追享的美昧而远近闻名。三川镇柳子村农民郭建新高中毕业后,他胸怀大志、怀揣梦想,到秦岭金矿当过风钻工,在县城经营过商店,南下广州、深圳做过农民工,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曲折与磨难,最终还是一无所获。2003年,他反哺家乡经营着一个50吨的钼选厂,带动着村里十几名闲散劳动力就业,后因矿业秩序整顿和钼产品市场价格爆跌而搁浅。2008年,在村民心中有着一定睿智的他被推荐为村委主任,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他刚上任,把压力变动力,立志要把村里变个样。可他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多,闲散劳动力多,就是挣钱门路不多。这种“三多”现象让他们因种地投入
3、大、收入低、卖粮难而导致部分土地荒芜,并且整日整夜以打麻将来消磨时光,这种现象严重地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每次看到这种情况,郭建新心中就不是滋味,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他,一定要改变当前村里这一现状。他行思坐想,想到了如何把闲散劳动力调动起来,激发他们种地的积极性,把生产出来的玉米加工成玉米糁推向市场,让那些乡邻们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就业。想到了栾川旅游业的如火如荼、如潮如涌的发展前景,镇内的抱犊寨景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发中,如果让三川玉米糁“借游上楼”、“借游出山”,让游客把它带到四面八方的餐桌上,这不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大好事吗!他越想越高兴,越想越有劲,一定要把玉米粒做成一个“大蛋糕”、大产业
4、。人勤春早。2009年初春,三川大地上的冰雪才刚刚融化,建新门前屋后的迎春花便鼓起了花蕾,他从当地邮政银行和农业银行贷款10万元,租地50亩种植玉米。可是,他到了秋收之后,收获的玉米棒子虽然很多,但堆积在一起就会发霉变质。最后,他租了十几处民房把玉米棒存放起来,结果还是被老鼠和鸟吃的吃、咬的咬,满怀希望却变成了空欢喜一场。看到这些,有人在背后嘀咕道:“建新,这下子赔进去了……”吃一堑,长一智。第二年,郭建新高屋建-7-瓴,成立了栾川县新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本村和邻村以公司+农户模式订下300亩的订单,并免费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把农户家变成了社里的仓库,对农户提供给社里的玉米每斤高出市场
5、价一角钱收购。他的这一举措,农户家每种一亩地不仅比自产自销多出500元的收入,而且,新伟合作社每天加工2吨玉米的原材料来源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社里的600m2厂房里已收纳了贫困劳动力8人,还种植了50亩华山松。三川镇虽然气候寒冷,但也是核桃的生产区、集散地,郭建新又瞄准市场买了一台榨油机,一天能生产出300斤核桃油。这里的农民在种植玉米时,间播了马铃薯,所以,郭建新又开发了马铃薯的系列产品。至此,新伟合作社已经有了抱犊山牌玉米糁、淯金牌豆类品、伊水宜人牌核桃油三大系列产品。郭建新的事迹和他的名字在栾川县开始传颂着,新伟合作社生产规模也一天天的扩大了起来,产品也得到了国家的认证。可是“酒
6、香也怕巷子深”,玉米糁的销售也成了问题。为了打开销路,他四次下洛阳,瞄准了七一路的一家商店为他代销产品。刚开始时,他被碰了一鼻子灰,这家老板说什么也不肯接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郭建新的真诚感动下,两家才达成了口头供销产品的协议。玉米糁系列产品进入洛阳市场后,仅这个店当年就为新伟合作社销售产品达十几万元。-7-然而,在这个经济、信息发达的时代,新伟合作社仅靠双腿外出跑销售的办法不仅产品销售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远远不能适用于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对此,一贯聪敏的郭建新痛下决心,要让产品叫响名牌,进入超市,走规模经营化之路。可是,如果产品进入“三超”,仅有国家认证只是其中一个条件,必须具备“三品
7、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然而,当他奔走在主管部门申报“三品一标”时,因厂房面积小,不符合生产标准而被搁置。这次,郭建新感到悒悒不乐。但他没有心灰意冷,深刻体会到这是关系到国家食品安全的大计。为能顺利申请到“三品一标”,郭建新又开始了厂址搬迁的计划。可是,搬迁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在郭建新一筹莫展时,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人大代表段新宽得知情况后,他深悉郭建新是条硬汉,是个干事业、讲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