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

ID:58686171

大小:11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12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_第1页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_第2页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_第3页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_第4页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圆管涵 说 明(涵洞).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一、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本设计图编制主要依据交通部标准进行编制。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021-89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023-85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024-85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022-85二、设计内容及主要技术标准(一)设计内容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3、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4、洞口工程通用图洞口工程包括:(1)八字翼墙式洞口(2)一字翼墙式洞口(3)跌井式进水口5、钢筋混凝土拱涵(二)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2、涵洞跨径、净空及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1)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孔径(米)填土高(米)地基承载力(KPa)交角0.75,1.00,1.250.5~4.0≥1000°,10°1.504.0~6.0≥15020°,30°2-1.506.0~10.0≥20040°(2)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净跨径(M)净高HO(M)基础形式涵顶填土厚度(M)地基容许承力[б](Kpa)交角 2.01.5,2.0,2.5 分0.5~4.5200,250,3000°2.52.0,2.5,3.00.5~4.510°3.02.5,3.0,3.5离0.5~3.515°4.03.5,4.0,4.5式0.5~2.520°4.43

3、.0,3.5,4.0 0.5~2.025025°2.52.0,2.5,3.0整4.5~7.520030°3.02.5,3.0,3.5体3.5~7.535°4.03.5,4.0,4.5式2.5~7.5200,25040°2.02.5整7.5~11.5250,30045°3.03.5体 4.04.5式 (3)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涵孔径(米)交角地基承载力(KPa)2.0,2.5,3.0,4.00°,10°,20°,30°≥200,40°,45°(4)钢筋混凝土拱涵孔径(米)交角地基承载力(KPa)2.0,3.0,4.0涵洞轴线与路线交角90°265~600三、其他(一)本设计图按涵底坡度为平坡时

4、绘制,设计时应按实际地形及设计流量,选择合适的涵底坡度,如涵底纵坡小于5%时,则基础及涵底铺砌可倾斜布置,涵底纵坡大于5%时,涵治基础底部宜每隔3~5米设置防滑横隔墙或把基础做成阶梯形,涵底纵坡大于10%时,涵洞洞身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二)本设计图未考虑涵洞预留拱度,施工时可参考施工技术规范办理。说明(一)一、主要材料:1、管身砼:30号砼。2、管身钢筋:纵向钢筋采用I级钢筋;螺旋主筋采用II级钢筋。3、基础:管身基础采用20号砼,八字墙、一字墙基础均采用15号砼。4,洞口:1)八字墙身和一字墙身及帽石采用20号砼。2)洞口铺砌、一字墙护坡、隔水墙均采用7.5号浆砌片石,片石标号不

5、小于30号。3)勾缝材料用7.5号砂浆。二、设计要点:(一)设计计算:1、采用容许应力、极限应力两种方法分别对截面进行了应力与裂缝计算。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采用角度分布法计算,半无限弹性体理论核算。3、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采用双向配筋管壁设置内外圈两层钢筋,并根据管径大小区别配用不同等级的钢筋,管节配筋由裂缝控制设计。4、当填土厚≤6米时,考虑活载影响,但由于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两者荷载对管节产生的应力相差甚微,配筋无差异,故将二者合并。当填土厚>6米时,活载影响不计。(二)构造:1、管节分标准管节和调

6、整长度用的辅助管节。标准管节长1米,辅助管节长0.5米。2、洞口型式分八字式和一字式,八字式洞口流水条件好造价亦较低,推荐采用八字式。3、管节接头构造:管节间缝隙用沥青浸过的麻絮填塞,外面圈裹两道满涂沥青的油毛毡。4、基础构造:管节基础采用20号混凝土,下层采用砂砾垫层铺设。三、施工要求: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如:正d100,斜d100、30°等字样,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2、管节在对拼接时,填塞缝隙的麻絮,上半圈应从外往里填塞,下半圈应从里往外填塞。3、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及端墙位置的准确,对斜

7、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米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米的管节以0.5米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4、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当地基土质较差,地基容许承载力小于管基基底应力的应采取换土措施,其换土深度由计算确定。如涵洞处于软土路段,应待地基处理(包括顶压)完毕后再挖开路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