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

ID:58682047

大小:8.55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20-10-05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中药制剂各类化学成分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药制剂分析韩山师范学院生物技术系郑玉忠635852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第一节生物碱类成分分析生物碱是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除外),大多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1.2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结构特性大多含有C、H、N、O组成结构复杂,结构类型较多氮原子有多种形式有羧基,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及酯键取代1.2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多为结晶型固体,少数为液体。一般生物碱为白色或无色,但结构中具有较长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的可显不同颜色。旋光性与生理活性相关,左旋体比右旋体生理

2、活性强。1.2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生物碱的酸性水溶液或稀醇溶液硅钨酸磷钨酸磷钼酸(BH+)4[Si(W3O10)4](淡黄色或灰白色)3BHPO4·12WO32H2O(白色至褐色)3BH3PO412MoO3·2H2O(白色至黄褐色,加氨水转变为兰色)沉淀反应§1生物碱类成分分析呈色反应碱性生物碱碱性强弱是中药制剂分析时供试品溶液制备、某些分析方法建立及条件选择的依据。+酸性染料有色配合物一定pH值三、定性鉴别沉淀反应是生物碱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些成分也可与试剂生成沉淀而造成假阳性结果。(一)化学反应法(二)色谱法薄层色

3、谱鉴别吸附剂:氧化铝、硅胶展开剂:氯仿、苯等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碘蒸气等溶剂提取浓缩净化层析生物碱显色剂颜色反应或荧光供试品生物碱点样+如用硅胶为吸附剂时,一般应用碱性系统展开剂较多,或使生物碱的薄层分离在碱性环境下进行。(二)色谱法2、高效液相在恒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下,各种生物碱都具有一定的保留时间,可作为定性鉴别的参数。一般要求取得两个色谱系统的保留时间,或应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作出鉴定。四、含量测定(一)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1生物碱类成分分析酸碱滴定法:a.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可先将生物

4、碱溶于过量标准酸溶液中,再用标准碱溶液回滴b.生物碱盐在水或乙醇介质中,用强酸溶液滴定。一般使其溶于90%乙醇溶液中,可用标准酸乙醇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重量分析法将生物碱从中药制剂中提取,用适宜的方法使其生成沉淀,干燥后直接称重。优点:计算简便,不用换算因数,不必考虑生物碱的分子量。缺点:挥发性生物碱,蒸发提取溶剂或加热、干燥时能分解破坏以及加碱使生物碱游离时可发生水解的生物碱不可用此法。取样量大,操作时易乳化,费时。(1)酸性染料比色法本法测定的关键在于:介质的pH值,氢键。(2)雷氏盐比色法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

5、沉淀后,将沉淀分离,溶于丙酮,于520~526nm波长处比色测定吸收度,换算生物碱的含量。生物碱的雷氏盐沉淀的丙酮溶液所呈现的吸收特征,是由于分子结构中的硫代氰酸铬铵部分,而不是结合的生物碱部分,其吸收值与样品或溶剂无关。硫代氰酸铬铵在丙酮中的克分子吸收系数为106.5(单盐)或213.0(双盐)。故可根据其吸收值A按下式直接测得样品重:W=(A/ε)×M×V/1000本方法可不需要标准对照品,但需注意生物碱生成单盐或双盐,并要注意样品的净化。(2)雷氏盐比色法1、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技术在生物碱类成分分离和测定须结合

6、生物碱的通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制成供试品溶液,需要采用化学方法提取和纯化,常用液-液萃取或液-固萃取,或结合生物碱的特性进行纯化。常使用碱性展开剂或在碱性气氛中展开。(二)单体生物碱含量测定2、高效液相色谱生物碱类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时,可采用正相、反相和离子对色谱,其中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应用较多。需要克服游离硅醇基的影响。流动相方面的改进:a.加入硅醇基抑制剂,最常用的硅醇基抑制剂是三乙胺;b.在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c.在流动相中加入季铵盐试剂,例如在水-甲醇流动相中加入0.01mol/L的溴化四甲基胺。固

7、定相方面的改进:封尾技术:键和反应结束后,用三甲基硅氯烷等进行后续处理,尽量减少参与羟基,增加单体覆盖度。2、高效液相色谱§1生物碱类成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键合相(配体):C18残留硅羟基端基封口基团硅胶基质§2黄酮类成分分析金丝桃黄芩黄酮类化合物为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多具有颜色,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甙,一部份以游离形式存在。§2黄酮类成分分析§2黄酮类成分分析理化性质物理性状(存在的形态,颜色,挥发性,光学活性)溶解性酸碱性酸性:与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有关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5-

8、羟基游离甙元—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黄酮甙—易溶于水、甲醇、乙醇§2黄酮类成分分析1.理化性质显色反应还原反应(盐酸镁粉反应)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铝、铅、锆、镁盐)紫外光谱特征I带(300-400nm)→B环桂皮酰基II带(240-285nm)→A环苯甲酰基§2黄酮类成分分析1.3.1化学显色反应盐酸-镁粉反应盐酸-镁粉反应显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