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

ID:58681943

大小:1.17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10-05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1大气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源自然源:风吹扬尘、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源:形成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局地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2)大气污染物含硫化合物:SO2、硫酸盐、CS2、H2S等;含氮化合物:N2O、NO、NO2、NH3和硝酸盐等;含碳化合物:CO和烃类等;卤代化合物:氟氯烃等;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害物质:苯并芘、过氧酰基硝酸酯等致癌物质。2大气扩散过程大气扩散: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在大气湍流作用下迅速分散开来的现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分布受制于大气的输送和扩散过程。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层稳定状况,

2、因此大气湍流强度与大气层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稳定度条件下大气具有不同的稀释扩散能力。影响大气污染的其它因素有风、辐射与云、天气形势以及下垫面条件等。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一)大气扩散基本计算公式1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守恒。2连续点源烟流扩散公式适合于连续排放扩散的物质且源强恒定的源。由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地面最大浓度max以及距排气筒的距离xmax。3有混合层反射的扩散公式通常在离地面几百米到1-2Km的高度存在一个稳定的逆温层,它使污染物的扩散受到限

3、制,只能在地面和逆温层底部之间进行。设地面及混合层全反射,连续点源的烟流扩散公式为(h为混合层高度):(1)<1.6h(2)>1.6h4熏烟扩散公式夜间逆温层在日出后逐渐台升,到烟流下边缘时,空气污染物向上扩散受到限制,而产生强烈的向下混合作用,使地面浓度剧增造成局地污染严重的状况。地面浓度计算公式为:5连续线源公式连续线源是指连续排放扩散物质的线状源,其源强处处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在高斯模式中,对变量y积分即可获得线源扩散模式。6连续面源公式对面源扩散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虚点源法和积分法。虚点源法假定每一面源单元的污染物排放量集中在该单元的核心上,所以可以用虚点源

4、的浓度计算公式计算面源的浓度;面源单元在下风向造成的污染可用虚拟点源所造成的同样污染所代替。7扩散参数的选择与计算目前主要有两个途经:稳定度分类法湍流量确定法(二)实用模拟预测方法1模式类型2模式选择污染源和污染物模拟的时间范围和分辨率局地污染问题:高斯模式中、远距离:高斯烟团轨迹模式远距离:拉格朗日型K模式模拟区的下垫面特征对模式性能的要求模式性能评价三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识别1大气环境影响的类型(1)按影响时段分建设阶段的影响运行阶段的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2)按影响方式分直接影响间接影响2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识别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识别汽车尾气

5、能源建设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的识别火电厂矿业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识别煤矿和金属矿的开发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基本内容:明确建设项目概大气环境现状检测和评价收集气象和地形资料评价区污染物浓度预测确定评价标准、评价预测结果、作出结论工作程序: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调查、预测、评价报告书编制阶段2评价等级划分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为三级。3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保

6、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4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现状评价(1)调查内容工艺流程排放量毒性较大的物质污染物排放方式点源的调查面源的调查风面源的调查(2)调查方法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经验估算法(3)污染源评价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j:第j个污染源的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3/s;ij:第j个污染源的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m3;oj:第j个污染源的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m3;

7、Qij:第j个污染源中含有第i种污染物的介质排放流量,m3/s。等标污染负荷比:在第j个污染源中,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Kij是一个确定污染源内各个污染物排序的参数,最大者就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评价区内,第j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式中:P:评价区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5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现状监测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布点数量布点位置监测制度监测时间和频率采样及分析方法(2)现状评价监测结果的统计及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检验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评价指数单因子指数综合指数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预测的目的了解各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