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

ID:58671229

大小:1.17 MB

页数:88页

时间:2020-10-05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资源和贸易: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前言两要素经济模型两要素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效应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提要附录:要素价格、产品价格以及投入的选择本章结构框架2引言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相对优势: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机会成本的大小差异)换个思考的视角:如果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无论绝对还是相对)都一样,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还会发生吗?这就是H-O模型要回答的问题。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3H-O模型的逻辑框架:(两国要素存量比率)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要素相对价格差——>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

2、贸易的发生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4假设:两国生产一种商品,所有要素的劳动生产率都一样(这否定了李嘉图理论),二者没有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的差异。问题:此时二者是否仍能发生贸易;如果存在贸易,那么贸易的条件是什么?(即除了劳动生产率,还有什么因素形成价格的差异,从而形成二国之间的贸易;)回答:要素丰裕程度不同,从而使得产品工资含量不同,造成价格上的差异;核心:土地回报是地租,劳动的回报是工资,资本的回报是利息;它们之间的回报差异,形成商品价格的差异,从而形成国际贸易。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5对中国的意义:中国低成本扩张,廉价竞争,其基础是

3、劳动力便宜,“人口红利”;土地要素(中西部地区土地要素价格仍很便宜);该理论非常有用。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6H-O模型要讲的三个问题:一、贸易产生的原因:禀赋不同(H-O模型);二、国际贸易格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个国家用相对丰饶的要素从事生产和出口对自身是最有利的,否则不利;从而使每个国家出口的是自身相对丰饶的要素,进出的都是自身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要素;从而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格局;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7H-O模型要讲的三个问题:三、国际贸易的结果:要素报酬的均等化趋势(要素报酬的趋同)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

4、定理):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的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8要素报酬的均等化趋势解释:商品跨境运动使包含在商品中的要素价格逐渐趋同;政策含义:不能指望中国的劳动永远便宜;随着贸易的进行和商品的跨国流动,(资本丰裕的国家财富的分配有利于劳动所有者),包含在商品中的要素价格逐渐趋同;延伸:只要全球资源自由流动,那么要素价格的趋同是一定的;金融中的“一价定律”体现最明显的是“资金”,尤其是外汇市场;说明: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最终形成资源回报的趋同;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9要素报酬的均等化趋势(要素报酬的趋

5、同)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10里昂惕夫反论:(两种要素:L,K)一、内容里昂惕夫在1953年和1956年通过对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用每百万美元的出口产品与每百万美元的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要素含量来比较,发现: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即美国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的。概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11里昂惕夫反论:(两种要素:L,K)一、内容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又大于出

6、口的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严重违背了要素禀赋理论,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反论”。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12里昂惕夫反论:(两种要素:L,K)二、对于反论的解释:(1)里昂惕夫的解释: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当时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世界工人劳动生产率的3倍;如果乘3,那么美国丰裕的是资本,而不是劳动;(2)舒尔兹(人力资本论):劳动生产率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人力资本;里昂惕夫没有算人力资本,而只看到厂房和设备,如果算上教育的费用(算作“资本”),美国应该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13里昂惕夫反论:(两种要素:L,K)二、对于反论

7、的解释:(3)要素密集度逆转:同一产量既可以劳动的方法获得,又可以用资本密集的方法获得(前节讲过);例如:1)玉米:在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美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不同国家生产方式不同,在商品交换后,出现了要素密集度逆转;2)煤矿:神华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小煤窑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内容提要: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14前言在现实世界中,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贸易的产生同样反映了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模型):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