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53795
大小:1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16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结构布置: 墙、柱、梁位置要求按建筑物使用要求来决定。结构布置要按照实用经济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1.柱网可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2.板的跨度:一般在1.7---2.5m,由于实际上不易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一般将边跨布置的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10%;3.次梁的跨度:一般在4.0---6.0m,较为合理是五跨,中间各跨可布置成等跨,若边跨不能与中间各跨相等,可布置略小些,但跨差不宜超过10%;4.主梁的跨度:一般在5.0---8.0m
2、,同时宜为板跨的2-3倍,各跨度值的设计与次梁相同。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板、次梁、主梁截面的假定: 板厚:t≥60mm,一般取70-80mm 次梁截面尺寸:h=(1/12-1/18)L次梁,b=(1/2-1/3)h 主梁截面尺寸:h=(1/10-1/15)L主梁,b=(1/2-1/3)h 主、次梁的截面高度和宽度以50mm为模数。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凡大于五跨的连续板,可按五跨连续板考虑,除边跨及第二支座处,其余按中间跨及中间支座考虑。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时: 中跨:l0=ln 边跨:l0
3、=ln+a/2且≤ln+h/2lnln3.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恒载: 板 自 重:板厚×钢筋混凝土容重×1m板带 面 层:面层厚×水泥砂浆容重×1m板带 板底 粉刷:粉刷厚×混合砂浆容重×1m板带 恒载标准值:gk=Σ 恒载设计值:g=分项系数×gk可变荷载: 标准值:qk=可变荷载×1m板带 设计值:q=分项系数×qk-1/11-1/14-1/14-1/114.内力计算: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弯矩系数如下:据式,求各跨中及支座处弯矩。5.配筋计算: 位于次梁内各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截
4、面(M2、M3)和中间支座MC计算弯矩可减少20%。 ξ有效数字取3位,力的单位为KN,M的单位为KN.m。为便于施工,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同一板带的相邻跨中及支座的钢筋宜取相同间距或整数倍。板的配筋计算截 面1B2C 弯矩M(kN.m) 选用钢筋 6.绘制板配筋图:(平面及剖面),本设计要求主筋采用弯起式。三、次梁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计算跨度取为(当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时) 中跨:l0=ln 边跨:l0=ln+b/2和l0=1
5、.025ln,二者比较取小值当(l边-l中)/l中<10%时,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lnlnln2.荷载计算:(1)恒载:g由板传来:板荷载×次梁间距次梁自重:次梁宽×(次梁高-板厚)×容重次梁粉刷:厚度×净高×2×单位重恒载标准值:gk=Σ恒载设计值:g=分项系数×gk(2)可变荷载:设计值::q=分项系数×板上可变荷载×次梁间距-1/11-1/14-1/14-1/113.内力计算:考虑内力重分布各跨中及支座弯矩系数如下:4.配筋计算:(1)次梁跨中截面为T形截面,T形截面其受压翼缘宽度的确定方法见相关叙述,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2)内力及钢筋截面计
6、算表格可参考下表:钢筋截面计算表格截面1(T)B2(T)C弯矩系数 弯矩M 选用钢筋 5.斜截面强度计算:(1)剪力公式: 为剪力系数 为净跨(2)验算各截面: 若不满足需加大截面。(3)验算各截面: 若不满足需计算配筋。(4)确定箍筋直径、间距。(5)弯起筋的计算。(6)绘出次梁钢筋布置图。四、主梁设计(因主梁荷载太大,内力按弹性方法计算)1.计算简图: 由于主梁线刚度较钢筋混凝土线刚度大,故在梁中间支座铰支于柱上考虑,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支承长度a=mm,b=mm。 中跨:l0=lc
7、 边跨:l0=l0+b/2+a/2且≤1.025ln+b/22.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按集中荷载考虑。(1)恒载G:次梁传来恒载:次梁恒载×主梁间距。主梁自重:主梁宽×(主梁高-板厚)×次梁间距×钢筋砼容重主梁粉刷:lnln合计:标准值Gk=Σ设计值:G=分项系数×Gk(2)活载:标准值Pk=次梁活载×主梁间距设计值:P=分项系数×Pk总荷载:G+P=3.弯矩及剪力计算:(1)弯矩公式:M=K1G+K2G式中:K1――恒载作用下弯矩系数K2――活载作用下弯矩系数K1、K2可由钢筋砼附表中相应栏中查得,计算表格可参见相应参考书。(2)剪力公式
8、:V=K3G+K4G式中:K3――恒载作用下剪力系数K4――活载作用下剪力系数K3、K4可由教材附表中相应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