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4146
大小:4.1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7-12-14
《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出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P63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教研室周慧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粘膜肿胀为特征,分常年性和季节性两型,后者又称“花粉症”。发病与遗传及环境(空气污染)密切相关。1、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室尘、螨虫、真菌、动物皮屑、羽毛、昆虫、棉絮。2、食入性变应原:牛奶、鸡蛋、鱼虾、水果、药物。3、接触性变应原:化妆品、化纤、染料、化学制剂。一变应原:特异型个体在致敏原作用下所产生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Ⅰ型变态反应。发病尚与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IL-13
2、)、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二发病机理:1、鼻痒:多有,季节性尚有眼痒,结膜充血。2、喷嚏:阵发性发作,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3、鼻涕:大量清水样涕。4、鼻塞:程度不一,以发作剧烈程度和病程有关。5、嗅觉减退:重者可有。三临床表现:1、鼻镜所见:常年性者鼻粘膜可为苍白、充血或浅蓝色。季节性发作期鼻粘膜常呈明显水肿。2、查找致敏变应原:(1)特异性皮肤试验。(2)鼻粘膜激发试验。(3)特异性IgE检测。四检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年发病,有以上症状和体征。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发病有典型地区性和季节性。故诊断多无困难,量化标准见文末。五
3、诊断:六鉴别诊断: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须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相鉴别。变应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七并发症:1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分全身和局部用药两种,以后者为主,常用有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丙酸氟替卡松(辅舒良)、布地奈德(雷诺考特)。(2)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扑尔敏、息斯敏、开瑞坦。八治疗:① 降低鼻粘膜敏感性:下鼻甲冷冻、激光、射频、微波等。② 手术: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切断术、鼻中隔矫正术等。(3)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酮替芬。(4)减充血药:0.5~1%麻黄素、羟甲唑啉喷雾剂。(5)抗胆碱药:异丙托品(6
4、)其它:(1)避免与变应原接触。(2)免疫治疗。2特异性治疗:鼻息肉(NasalPolyps)第九章P69鼻息肉为鼻腔、鼻窦粘膜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粘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鼻息肉、鼻息肉病、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各有异同。1纤毛形态和功能障碍2微环境变化的影响3嗜酸细胞的作用4细胞因子的作用一病因:鼻息肉为高度水肿的疏松结缔组织,表面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覆盖。组织中有较多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二病理:1鼻塞:持续性进行加重,重者闭塞性鼻音,打鼾。2鼻溢液3嗅觉功能障碍4耳鸣、听力减退5继发鼻窦症状三症状和体征:6鼻镜或鼻内镜检查鼻
5、腔可见表面光滑,灰白色、荔枝肉状,半透明,触之柔软,不痛,不易出血,可移动肿物。息肉可向前突出前鼻孔,向后突至后鼻孔,较大息肉可致蛙鼻。四并发症:1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率20~30%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2鼻窦炎3分泌性中耳炎五诊断和鉴别诊断:据病史、鼻内镜检查、CT扫描较易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上颌窦后鼻孔息肉2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常发于一侧、多发性、稍粗糙,术时易出血,术后易复发及恶变,确诊靠病理。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有鼻塞、鼻出血史,瘤体红色有弹性,常位于鼻腔后部及鼻咽,基底广,易出血。3鼻咽纤维血管瘤:单侧进行性鼻塞、反复涕血或流脓血涕,并外鼻变形、面部麻木
6、、偏头痛、一侧鼻腔肿物者,需作活检以明确诊断。4鼻腔恶性肿瘤:系部分脑膜和脑组织通过筛骨水平板先天性缺损处向鼻腔突出。见于婴幼儿,成人少见。CT及MRI可确诊。5脑膜—脑膨出:1糖皮质激素治疗(1)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2)口服激素治疗2手术治疗六治疗:第十一章P75鼻出血(Epistaxis)1局部病因:(1)外伤:鼻和鼻窦外伤,颅底骨折,手术损伤。(2)炎症:鼻腔鼻窦各种非特异性炎症或特异性炎症均可因粘膜病变损伤血管而出血。一病因:(3)肿瘤:鼻、鼻窦或鼻咽肿瘤。(4)其他:①鼻中隔病变:中隔偏曲、糜烂、溃疡。②鼻腔异物(1)急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鼻白喉、
7、伤寒、肝炎。(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3)血液病:各种致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的疾病。(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2全身病因:(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6)中毒:磷、汞、砷、笨中毒或长期服用水扬酸类药物。(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8)内分泌失调:青春期的经期鼻出血,绝经期或妊娠后期鼻出血。1一般处理:2鼻局部处理:(1)简易止血法:①指压法②棉片法二治疗:①化学烧灼②电烧灼③激光、微波(2)烧灼法:①鼻腔可吸收物填塞②鼻腔纱条填塞(不可吸收物填塞)(3)填塞法:③后鼻孔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