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23340
大小: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7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通过创设认知冲突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时,通过估、测、议,使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建立了已有知识和新知的联系。2.在层层深入中建立长度观念。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时,通过试一试、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在“直观——表象——抽象
2、”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3.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估测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直尺学生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直尺、小棒教学过程⊙创设情境1.你能估计一下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吗?2.你能估计一下老师手中的粉笔有多长吗?3.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4.你还记得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毫米的学习作铺垫。⊙探究体
3、验1.估计并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1)出示课件,进行估计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估计一下自己的数学书的长度、宽度、厚度。(2)测量活动。师:刚才大家估计的方法很棒。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到底谁估得对呢?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生齐说:用尺子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学生独立测量,小组交流反馈。(3)出示教材21页例1课件,看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引入新课。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
4、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师: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mm)。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毫米的知识。(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师”之概念,
5、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
6、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