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

ID:5861469

大小:3.6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7-12-14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_第1页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_第2页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_第3页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_第4页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讲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概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流行性感冒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WHO:每年5%-10%成年人、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虽然多数流感患者可以自愈,但仍有300万-500万的重症患者,造成约25万-50万人死亡。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爆发,迅速蔓延,播及面广;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流行性感冒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可以引起死亡,死亡者大多为年迈体衰、年幼多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目前认为

2、抗病毒治疗是流行性感冒控制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对开展有效的特异性病原学治疗有重要意义。流感的危害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全世界大约有300万人死于流行性感冒病毒;美国每年约有21万人死于流行性感冒相关疾病,其中80%一90%是64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他高危患者患流行性感冒的病死率增加40倍,而同时患有肺炎和心血管疾病则死亡风险增加800倍;流行性感冒对老年人和年轻人所造成生命质量的影响和身体机能的损害大大增加。流感大流行NameofpandemicDateDeathsCasefatalityrateSubt

3、ype1889–1890flupandemic(AsiaticorRussianFlu)1889–18901million0.15%possiblyH3N8orH2N21918flupandemic(Spanishflu)1918–192020to100million2%H1N1AsianFlu1957–19581to1.5million0.13%H2N2HongKongFlu1968–19690.75to1million<0.1%H3N2Russianflu1977–1978N/AN/AH1N12009flupand

4、emic(worldwide)2009–201018,000to284,5000.03%H1N1/09流行性感冒指南现有指南2002年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2008年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卫生部)2009年-2010年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4版)2011年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存在问题流感病毒的变迁病毒的耐药新药的出现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社》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我国流感流行病毒株类型和耐药情况共同编写了“合理应用抗流感病毒治疗药物专家共识”,用于指导我国流感患者的抗流感病

5、毒药物的使用。病原学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是一种RNA病毒,包括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包膜中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亚型,其中H有18个亚型,N有11个亚型。乙型流感分为B/Yamagata和B/Victoria两系,变异较少发生,仅引起局部地区的流行。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最稳定,主要导致散发感染,可以感染人和猪。流感病毒是主要病原体流行季节,因流感样症状就诊的发热患者中,67%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季节,监测到的病毒中,80%是流行

6、性感冒病毒。Step1病毒通过血凝素与细胞表面的唾液酸结合,通过內吞作用进入细胞内。Step2进入细胞的病毒形成内涵体,在内含体酸性环境中病毒包膜与细胞的液泡膜融合,离子通过病毒包膜上的M2离子通道进入病毒,引起病毒释放RNA和核蛋白。Step3a3b核蛋白和病毒RNA复合体进入细胞核,合成病毒RNA的正链。Step4病毒RNA一部分进入胞浆,与核糖体结合合成病毒蛋白;一部分留在胞核内。Step5a部分病毒蛋白进入细胞核与病毒RNA结合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Step5b部分病毒蛋白(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

7、细胞膜。Step6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在细胞膜局部聚集形成泡状结构,细胞内组装好的病毒颗粒进入。Step7成熟的病毒进入包膜,NA切断唾液酸与病毒的连接,释放病毒。流感病毒的复制烷胺类NA抑制剂阿比朵尔近年来我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我国近5年来的流感病毒株主要为2009年的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2009年第40周至2010年第1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以甲型H1N1病毒为主要流行株,2010年第2周至29周以乙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甲型H1N1病毒逐渐减少,至2010年第30周A(H3N2)超过其他流感病毒成为主要

8、流行株。2013年和2014年4月份之前,2009年的甲型H1N1为主要流行株,同时合并A(H3N2)和乙型流感的流行2014年4月至9月份主要的流行株为A(H3N2)临床表现流感因患者的年龄、免疫状态、慢性基础疾病状态而有不同的表现。典型流感症状表现为突然起病,发热,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头痛、畏寒等全身症状,咳嗽、咽喉疼痛、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