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11704
大小:780.9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10-20
《《方帽子店》课件完美版.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6*方帽子店你戴过什么样的帽子?有见过方帽子吗?听课文朗读,疏通生字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初读课文课文记叙了方帽子店倒闭的经过。橱柜改变香蕉扣在一溜烟嚷嚷圆筒古董橱柜改变香蕉扣在一溜烟嚷嚷圆筒古董我会读jiāo字词学习kòurānɡtǒnɡdǒnɡchúɡǎiliù蕉选帽子扣嚷筒董橱改溜似______似的______繁花似锦shìsì嚷______嚷嚷______嚷叫rānɡrǎnɡ连一连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广告古董形容又多又密。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供玩赏的字画、器物等。也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向公众介绍商品、服务内容或文娱体育节目的一种宣传
2、方式。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吃惊______摆放______舒服______改变______惊讶圆______松______舒服______改变______安放舒适转变方紧难受保持自由读课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划分文章层次。整体感知开端(1~4):帽子店里卖方帽子,人们都戴方帽子。高潮(17~20):人们都戴各式各样的帽子,方帽子店倒闭。结局(21):方帽子成为古董。发展(5~16):在孩子们的推动下,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帽子。课文解读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我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方帽子才是好帽子,不能
3、改的。”突出方帽子店所有人从来没有想到过改变,因循守旧的思想初现端倪。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舒服吗?真不舒服!方帽子存在缺点突出做方帽子的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要根据人们的需要去设计自己的帽子,为下文其他款式的帽子的出现埋下伏笔。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方帽子的缺点?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方帽子戴着不舒服,小孩子是怎么想的?大人呢?小孩子:大人: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圆的不行吗?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敢于质疑不想改变他们喜欢用纸做出圆的、尖的、香蕉形的帽子。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
4、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小孩子们做了些什么?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方帽子店的主人发现儿子也戴着圆帽子,是怎么做的?“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顽固、不思进取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排比突出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愿望也变成了现实,漂亮的舒服的帽子已经形成潮流。读课文第三部分,填写下列表格。方帽子店新帽子店帽子类型广告方方正正的帽子没有一顶是圆的各式各样的帽子没有一顶是方的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专卖各
5、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如果你是顾客,会选择哪个帽子店?说说理由。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旧事物一定会被新事物代替经历一番思想斗争。选择了新帽子店。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褒义贬用,指方帽子已经过时。具有嘲讽的意味。结合全文讨论:方帽子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接受新事物结构梳理方帽子店开端方帽子存在缺点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发展孩子们试做圆帽子高潮新旧两家帽子店较量结局方帽子成为古董课堂小结课文记叙了方
6、帽子店经营失败的经过,告诉我们要勇于探索,不但创新,才能发展壮大,否则迟早会被时代淘汰的道理。拓展延伸关于创新的名言: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将故事讲给父母听。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导致失败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课后作业(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
7、,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
8、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