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

ID:58611120

大小:668.0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0-10-20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_第1页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_第2页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_第3页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_第4页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名著导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著导读《论语》孔子像孔子(前551~前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其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孔子一生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

2、——儒家。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论语》《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3、,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语录弟子再传弟子大学中庸孟子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5、而不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修身养性”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教化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

6、,讲究个人修养有几千年的良好传统。构建和谐的社会,也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才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社会更加和睦和稳定。孔夫子所说的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第一节:修身是不断学习、不断求索、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坚定的信念。第二节:主要谈修身的方法——内省。第三节:讲忠恕之道。这是孔子思

7、想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第四节:通过与小人的对比,说明君子所应具有的风范、气度、胸怀和表现。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知天命:指能正确认识自己耳顺:指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逾,越过立:懂得礼仪,可以立身于世有:同“又”。【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

8、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