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

ID:58589485

大小:402.29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0-10-18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_第1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_第2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_第3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_第4页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txt26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名老中医祝谌予临床经验.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祝谌予学贯中西医勇于实践的祝谌予董振华季元整理编者按祝谌予是国内著名的中医学者、临床家。祝氏早年曾跟已故名医施今墨学习中医,学业既成,又东渡日本在金泽医科大学系

2、统学习西医四年。回国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祝氏擅长诊治内科疑难病症和妇科疾病。由于受施今墨先生的影响,祝氏力倡中西医结合,临证用药根据传统药性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善组药对;特别对糖尿病的中医中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认为该病的病机是气阴两虚、脾肾亏损兼夹血瘀,并将糖尿病分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燥热入血、阴阳俱虚、瘀血阻络五型,切合临床实际;自拟降糖对药方、降糖活血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炼,颇有实效,是他研究糖尿病几十年的成果。祝氏治疗妇科疾病也有丰富的经验,提出“调气血、和脾胃、理肝肾、固冲任”为治疗妇女经、带、胎、产疾病的原

3、则,颇有临床指导意义;选用方药,平正通达,加减化裁灵活。祝氏临证始终贯彻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路线,每遇疑难病症,首先采用西医各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然后再按中医辨证,确立治疗方案;遣方用药既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又参考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文中所举五个病案也体现出祝氏的这一临证特色。所集医论、医话和经验方,每多经验之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足见祝氏确实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临床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祝谌予,原名慎余,北京市人,生于1914年。祝

4、氏19岁时,其母染病卧床,壮热神昏,病情危笃,遍请北京中、西名医诊治,皆无效验。唯服施今墨先生的方药后,病情稍见好转,旋因施先生出诊南京,只好再延他医治疗,服药后病情又加重,终至不救。祝氏哀痛之余,遂立志学医。施先生是当时著名中医,学识渊博,疗效卓著,誉驰京华。祝氏久慕施先生精湛的医术,高中毕业后即拜其为师学习中医。白天随师临床侍诊,晚上则由周介人老中医为其讲授《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在此基础上,祝氏又精研了《千金方》、《外台秘要》、《赤水玄珠》、《景岳全书》、《张氏医通》、《医林改错》、《中西汇通》等历代

5、先贤名著。祝氏尤其推崇第二卷1041####仲景之学,认为《伤寒卒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理法方药悉备,临床价值极高。至于其它方书,则以有所创新、重在实践、无空泛之辞者为善。祝氏重视理论,更重视经验积累。他说:“读书临证,要多思勤问,勿求于多而求于精,点滴心得,可集腋成裘。”例如他在跟师临证时,发现施先生制方遣药善组药对,诸如山栀、豆豉,生地、细辛,紫石英、紫贝齿,晚蚕砂、皂角子等等,每以一寒一热、一升一降、一气一血、一收一散等组成药对,颇有特色。于是留心收集数百对,编成《施氏药对》。在施先生门下学医六载,尽得其真传。自1937年

6、始,在天津开业行医,疗效颇佳。由于施先生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病以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相互佐证,提高了治疗效果。这对祝氏影响很大,便于1939年东渡日本,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四年,回国后即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实践。1956年,国务院决定筹建北京中医学院,经周恩来总理关心,施今墨先生举荐,祝氏由云南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务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曾参与制定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施今墨先生的亲自指导下,祝氏与翟济生等开始整理《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一书,于198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7、972年被借调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主持开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先后共10期,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中西医结合骨干人才。1975年调到北京协和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和妇科病方面造诣很深。祝氏在学术上提倡中西医结合,临证时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相互佐证和补充,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疗效。他指出:“过去中医治病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没有或者不懂得用西医化验指标来参照,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只能依据主观症状的改善或消除,实际上是不够完善的。”因此,祝氏在

8、临床上经常运用中医辨证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在方药应用方面,祝氏遵古而不泥古,敢于创新,他不仅在辨证原则指导下善用古方化裁治疗现代常见病,而且常常参考药理研究,将某些确有药理实验2依据的方药应用于实践。如验方“过敏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