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一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观察。观察蜗牛观察蜗牛1.放大镜构造:使用方法:功能: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_____的、_____的物体______像。放大正立虚2.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是一种_______,体外有一_______的外壳,里面有柔软的身体。头部有两对____,前面一对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顶端有___。它的_____扁平,肌肉发达,有足腺,能分泌____。头部腹面有___,口里有颚片和齿舌头,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刮取食物。软体动物螺旋形触角眼腹足粘液口3.蜗牛的
2、生理特征蜗牛有____、___、___、____,没有____。依靠感觉,它可以四处寻找食物。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4.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生活在陆地上,有____和____的生活习性,耐饥饿能力强,多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常在夜间活动。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___、___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夏眠冬眠根叶8、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摄取_____、_____、_____和变异、新陈代谢应激性呼吸生长营养物质繁殖遗传最根本区别是:有无________。生命9、动物与植物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
3、:_____方式的不同。营养八、动物的分类1.动物分类有多种方法,分类标准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有无脊椎骨(一).脊椎动物的分类方法动物有无脊椎骨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外被毛、胎生、哺乳、体温恒定哺乳类(4400种)体外不被毛卵生体表被羽体温恒定鸟类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表皮干燥、呈鳞片状、卵生、陆生爬行类皮肤湿润水中产卵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无四肢,用鳍划水,有鳞片鱼类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成体陆生,用肺呼吸有四肢两栖类脊椎动物生活习性呼吸体表体温生殖受精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终身水生幼体水
4、生成体两栖陆生陆上陆鳃幼体用鳃、成体用肺肺肺肺皮肤裸露鳞片或甲鳞片被羽毛被毛不恒定不恒定不恒定恒定恒定卵生、水中受精卵生、水中受精卵生外有硬壳卵生外有硬壳胎生、哺乳无脊椎动物身体单细胞原生动物身体多细胞摄食和排泄同一个开口身体背腹扁平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分两个开口长或薄的体型非长或薄的体型身体线形,不分节线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环节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软体动物无贝壳体具棘皮棘皮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节肢动物(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方法昆虫的主要特征:生体分___、___、___三部分,头部有____、眼和口器,胸
5、部长有____翅,_____足,____、_____和_____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_______。昆虫属于_____动物,是动物中生物种类最多类群,大约有_____之多。益虫与害虫益虫:害虫:头胸腹触角两对三对身体触角足外骨骼节肢100万种蚕蛾、螳螂、蜻蜓、蜜蜂等蝗虫、蚜虫、苍蝇、蟑螂等。有根无根有茎和叶无茎根叶种子有包被种子无包被植物有种子无种子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蕨类苔藓植物的分类方法五类植物类群比较植物类别根茎叶花果实繁殖举例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种子种子孢子孢
6、子细胞分裂分类等级:1.等级:由高到低分七个等级,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生物可分动物界和植物界。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单位。3.生物间分类单位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反之越少。十、显微镜的使用2、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2、粗准焦螺旋3、细准焦螺旋9、镜臂5、物镜13、镜柱14、镜座8、镜筒11、压片夹12、载物台6、遮光器7、反光镜12345678121013111494、物镜转换器10、通光孔1、指出右图显微镜中各结构名称返回(1)、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2、显微镜的使用(2)放大倍数及
7、移像:1.放大倍数=2.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___,个数越___视野变_____。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___,个数越___,视野越____。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大少暗小多亮3.P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是___,如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____移.P左上方4.视野的明暗,调节____________。视野的清晰度,调节____________。反光镜或遮光器细准焦螺旋一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1、准备(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盖玻片和擦拭干净。(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室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
8、中央滴一滴清水方法步骤方法步骤2(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一小块透明薄膜.(2)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