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

ID:58565338

大小:20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20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_第1页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_第2页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_第3页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_第4页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修改说课稿201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该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模版一第一章第一节第2小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集合的基本关系是选自高中新课标A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集合的含义、元素的含义、属于及不属于关系等.本小节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从同学们熟知的背景出发逐步建立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等概念。同时也为下一节集合的基本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因

2、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含义,掌握并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加强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断给定集合间的关系,提高利用类比发现新结论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间的讨论

3、归纳出函数单调性和最大(小)值的概念;通过独立练习归纳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望。3、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及相等关系。教学的难点是子集与真子集之间的区别。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谈谈教法与学法。

4、二、学法分析根据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我专门对学习本课的学生进行了研究。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数学基础也比较好,因此我主要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借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在教学中采取引导发现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创设情境等方法使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归纳总结,做课堂的主人。2、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得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三、教法分析“教必有法而教无定

5、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针对这个原则我将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教师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以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大量实例、图片来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进行主动的思维活动,体会转化、归纳、类比、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6、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创新的精神。四、教学过程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创造情境”、“新课讲解”、“概念形成”、“应用举例”、“课堂小结”这五大部分组成,下面我讲针对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处理方式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取出四川地图,突出成都的区域。把成都的区域用集合A来表示,四川的区域用集合B来表示,则会发现集合A在集合B内,即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在集合B内。提问:.观察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A在B之内,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在B之内,从而引出A是B的子集)这个环节是

7、本堂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的基础环节。所以我会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引导学生观察,对比。采用提出问题、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基础性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交流、探索、归纳,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集合的包含关系,引入子集的概念。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新课讲解2.具体实例(1)A={1,2,3};B={1,2,3,4,5,}(2)A={新华中学高(一)2班的全体女生};B={新华

8、中学高(一)2班的全体学生}(3)C={x

9、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

10、x是等腰三角形}学生们通过讨论可以发现实例(1)、(2)的共同特点是A的没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