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64606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20
《高一化学第二章----物质的分类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质的分类练习题.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D.烟、云、雾.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 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
2、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A.Na2OB.Na2O2C.NaD.CuO.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比溶液稳定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
3、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A.渗析 B.电泳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解答11、12两题。.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微粒在直径上具有相同
4、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这种溶液是()A.硫酸铜溶液B.饱和硫酸镁溶液C.盐酸溶液D.饱和硫酸铵溶液.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
5、D.颜色都呈红褐色.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D.加入碘水变蓝 .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
6、.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12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可用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
7、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和的方法除去。(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带负电荷,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带正电荷,如氧化铁、氢氧化铁等。请解答12、13两题。.(4分)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在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①碳酸氢铵②硝酸铵③硫酸铵④氯化铵.(6分)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负极聚集,理由是。1.A2.D3.C4.B5.A6.D7.B8.
8、D9.C10.C11.B12.C13.C14.C1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