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

ID:58555618

大小:1.2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9-05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_第1页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_第2页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_第3页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_第4页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节时距曲线折射波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同相轴形态、波的射线方向、视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对视速度的讨论结论:出射角越大,同相轴越陡,视速度越小波Ⅰ波Ⅱ波Ⅱ波Ⅰ波Ⅰ波Ⅱ波Ⅱ波Ⅰ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两个波的同相轴、视速度、射线方向的关系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二、折射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1.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V2>V1Vn>Vi,(i=1,2…n-1)速度V1速度V22.折射波的产生在临界角以外,界面上任一点滑行波比入射波先到。3.折射波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折射波射线到地面的出射角等于临界角,因而折射波的射线是平行的。第一条折射波射线与临界点处的反射波射线重合。在入射角小于临

2、界角时不存在折射波,即在OA范围内接收不到折射波,这个范围称为折射波的“盲区”,盲区半径为:通常意义下的反射仍存在,但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称为临界外反射,此时的反射系数较为复杂。当存在多组地层时,由于则有,因而该层速度大于其上所有各层速度的地层顶面才能形成折射波。“折射层”数目少于“反射层”“屏蔽效应”浅层折射法测定低速带厚度和速度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概念:临界角、滑行波、直达波、折射波、初至波、续至波、盲区、始点,t0时间与截距时。三、一个分界面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方程三、一个分界面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方程1.时距曲线方程推导已知条件:V2>

3、V1,临界角θC,折射路径OA1B1S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V1V2在均匀的水平层状介质中,折射波的视速度不变,而视速度就是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表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其斜率是视速度的倒数。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折射波时距曲线2.特点(1)截距,当x=0时,为折射波延长后与时间轴的交点,称为交叉时。(2)折射波起点坐标:(3)界面越深,盲区越大(4)在M1点,反射波与折射波到达时间相同,视速度相同,因而两条时距曲线相切。(5)V1为视速度,斜率的倒数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TDC)的关系直达波TDC是反射波TDC的渐近线反射波TDC与折

4、射波TDC相切直达波TDC与折射波TDC相交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四、三层介质时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V1V2V3折射波1折射波2直达波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五、倾斜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上倾方向: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下倾方向: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认识:(1)沿上倾方向,折射界面变浅,视速度变大,时距曲线变缓;(2)沿下倾方向,折射界面变深,视速度变小,时距曲线变陡;(3)两种情况下交叉时相等,(4)界面倾斜时,折射波视速度不等于界面速度;第六节地震折射波运动学求界面速度的公式:(界面倾角不大时)第六节地震折

5、射波运动学(5)倾斜地面与界面间的关系:(6)只有当时,折射波才能返回地面被接收;若,沿界面上倾方向,不能产生折射波,沿下倾方向产生的折射波不能到达地面。地面界面地面界面地面界面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的实际共炮点记录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1、上倾激发(O1)下倾激发(O2)讨论:⒈上、下倾接收时,曲线斜率不同即视速度不同⒉求取临界倾角与临界角i求取界面速度(用求取)⒋求取界面深度h1、h2思考题:1、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征是什么?折射波勘探和反射波勘探有何异同?2、在浅层速度变化大的地区,由于极易形成折射波,对大炮检距的反射勘探有何影响,折射波对反射波勘探有

6、无贡献?3、查阅浅层强反射界面方面的科技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