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52193
大小:22.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21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一、知接:翻要求1、文言文翻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文要准确无,要忠于原文。“达”是指文要通达,符合代的法及用,字通句,没有病。“雅”指文要美自然,生、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格。2、文言文翻的原文言文翻程必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相合,以直主”的原。在具体翻,句子中的每个字,只要它有一定的在意,都必字字落,号入座。翻,要直接按照原文的和序,把文言文成相的代,使字不离,不离句。如果直后意不,用意作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二、知充:特殊文言句式1、
2、判断句:古判断句一般用名或名性短主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皆”“乃”“”“即”“非”等判断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要根据上下文判断。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或某个成分的象,在文言文中常。主要有:(1)省略主:a承前省人甚异之⋯⋯(人)便舍船,从口入b蒙后省c省例《曹》(此)忠之属也。(《曹》)(2)省略或省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3)省略:投(之)以骨。(《狼》)(4)省
3、略介:林尽(于)水源。(《桃花源》)(5)省略量:文言文中数后常省略量:孔子游,两(个)小儿斗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倒装。在感句或疑句中,了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感或疑气。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前置,表的意味,可“你太不明了”。(2)前置。否定句中代充当、疑代充当或介的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提志,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有什么陋呢”,“何”,疑代,“之”,助,无在意,在里是前置的志。(3)定后置。古中有了突出修,将定放在中心之后
4、。例:“予菊,花之逸者也。”“花之逸者”是“逸之花”的倒装。可“具有逸气的花”(4)介构后置。a、用介“于”成的介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成代,除少数作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前做状。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构“于我”后置。“在我身上有哪一呢”b、介“以”成的介短后置,在今,一般都前置做状。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以骨投之”的倒装,介构“以骨”后置。“把骨扔它”4、被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所”“”字表被句。二是没有被,意思上含被,要根据上下文意去推断。(1)没有
5、志,意念上的被帝感其,命夸娥氏二子二山被⋯⋯所感(2)有志a“”表被国而民附,能之用b“⋯⋯所⋯⋯”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所吞”即“被⋯⋯吞掉”c“于”表被管夷吾于士“于⋯⋯”即“在⋯⋯被荐”。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文中固定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等。(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学而之,不亦悦乎?有朋自方来,不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当于“⋯⋯怎么”“把⋯⋯怎么”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
6、座山怎么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呢”(3)“以⋯⋯⋯⋯”相当于“把⋯⋯当作⋯⋯”例:以草林,以虫⋯⋯即“把草当作林,把虫当作禽⋯⋯”(4)“何⋯⋯”相当于“什么要⋯⋯呢”“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福也即“什么不会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二、学法指:翻方法(借助句型构)(一)直。即直,就是指扣原文,按原文的句行等翻的今方法。于文言文的、大部分虚、活用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的,否,在考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句:“水清,茂,山高,草盛,在是趣味无。”(二)意。
7、即意,就是指在透理解原文内容的基上,体原作神韵貌而行整体翻的今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的要恰当理,将其意。1、互文不可直。互文,上下文各有交而又相互足,交互并合而完整达意。例1:“秦明月关”句:“秦的明月,秦的关”。例2:“将百死,壮士十年。”可:“将和壮士身百,有的死沙,有的旋而。”2、比。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般的城防”或“固的城防”。系“固若金”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黄垂髫,
8、并怡然自”中的“黄”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4、婉曲。主要是避。如把国王的死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成“填沟壑”,有把上所成“更衣”。(三)调。就是整序,在翻文言文倒装句,把古倒装句式整代句式,使之符合代表达,才能使句通。需要整句序的型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可成“汝之不惠甚矣”。2、后置定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可成“能面刺寡人之群臣吏民”。3、前置后移。例:“何以?”可成“以何”。“孔子云:何陋之有?”何字前提句4、介短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