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优选】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滴水实验北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滴水实验教学内容滴水实验。(教材第88~90页)教学目标1.通过“滴水实验”活动,了解实验活动的步骤: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实验活动的步骤:明确任务、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难点:实验方案的确定和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教具学具课件、实验方案单和实验报告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人与水的和谐”是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前
2、提,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但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有关水的实验,一起来谈谈节水这个话题。板书课题:滴水实验【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首先树立节水意识,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身边的水,重新思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何其重要。】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明确活动任务。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情境图)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滴水实验,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会滴多少水。[来源学科网]2.设计活动方案。师:全班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什么实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派代表全班交流汇
3、报。师生共同得出:先用盛满水的纸杯扎个眼代替水龙头,计算这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再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滴掉多少水。3.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师:小组讨论,需要哪些数据?怎样得出这些数据?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生1:需要用量筒(量杯),测量出一满纸杯水的体积是多少毫升。生2:测量一满纸杯水滴完,需要多少时间。师: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这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1年呢?生1:用一纸杯水的体积(毫升)÷滴完的时间(分)=每分滴水的体积。生2:每分滴水的体积×60×24×365=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浪费的水的体积。师:现在小组
4、合作完成下面的实验操作。(1)完成表格。实验方案实验名称实验人员测量工具计算一个纸杯平均()小组秒表、量杯(量筒)1分滴掉多少水1.一个纸杯平均1分滴掉多少水(1)先用量筒(量杯)测量出纸杯里水的体积是()毫升,用秒表测量滴实验方法与步骤完这杯水的时间是()秒=()分(2)计算这个纸杯1分滴水的体积2.推算一个没拧紧的水龙头1年浪费多少水实验分工[来源学科网Z,X,X,K]测量水的体积人员:();测量一杯水滴完的时间人员:()(2)手。师:按照方案,完成下面的告。告数据算程与(3)反思交流。①和同伴交流并分享果。②根据果,
5、完成教材第89第2。③教材第90第3题,你知道的水知提示:①刷牙不要水一直开着。②用洗衣机洗衣服,最后一遍的水用来擦地板。③所有水都用水型的。[来源学+科+网],哪些水的方法好?⋯⋯【意: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号召同学立一个全方位的水意。】三末,梳理提升师:水是生命之源,我一定要立水意,每一滴水。【意:本的教学一直遵循了学生学程中“教主,学生主体”的教学原,采用小合作的学模式,激学生学的极性,引学生立水意,号召学生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水。】板书设计滴水实验明确任设方案手交流反思[来源学科网]填写方案填写告实验结论教学反思1
6、.通此次活,学生深刻感受到:用水,减少浪,我整个地球至关重要。水是人以生存和展的重要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步、的展和社会的定。2.明确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求实的精神,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完成下面“实验报告”中的有关计算与分析。内容:测量家中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测量:1分滴水40次,5分共滴水45毫升。计算:1时滴水()毫升,1昼夜滴水()升。[来源:学
7、科
8、网]根据以上数据,你的感想是。(考查知识点:漏水实验;能力要求:树立节水意
9、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节水问题。)[来源:Z§xx§k.Com]B类2.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000毫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200毫升。(1)小明刷一次牙的用水量可以够小刚刷牙多少次?(2)如果按每日刷牙两次计算,那么采用接水刷牙的小刚,每月(以30天计算)可节约用水多少升?1年呢?(考查知识点:漏水实验;能力要求:树立节水意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节水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54012.96(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感想:要注意节约用水。B类:2.(1)2003=6
10、00(×毫升)6000÷600=10(次)(2)6000-600=5400(毫升)=5.4(升)5.4×2=10.8(升)10.8×30=324(升)324×12=3888(升)教材第89页“交流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