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95071
大小:20.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7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用规律解决问题》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决问题》说课稿《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例5,作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找到掉的是哪两颗珠子。该例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还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参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也更困难。需要教师长期关注,细致指导。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除了分析解答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还着重体现对“知道了什么”和“解答正确吗”两个步骤的突破。先讲讲在“知道了什么”的环节的设想。教材的例
2、题呈现,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画信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信息的整理还是有困难的,更何况这道例题不是以往的用计算解决的问题,不能从题目中找到两个数量信息和一个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给了时间学生去同桌交流,引导他们关注到两方面的信息,并且能把题目理解为数学问题,就是补上两颗珠子后,符合原来的规律。把审题做细致,让学生经历了整理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好的审题习惯。在“怎样解答”的环节,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来解决问题。课前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过访谈,发现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都基本上能在右端接着补珠子,或是在左右两端各补一颗珠子。这时候他们还停留在感知的层面,并不
3、是通过推理得到结果的。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确定好如何思考,进而找出答案呢?在“怎样解答”的开始,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然后通过归纳,引导学生明晰要先找到规律,才能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汇报,我们会发现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认为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其实手链是环形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找规律的起点不同,所以对规律的表述也会不同。我们的板书尊重了学生对规律的不同的表述,只是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中,用课件显示把手链串回环形,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其实三种方法找到的都是那两颗珠子,而且是同一串手链。那
4、么,是不是只要学生做对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呢?我们访谈了上过这一课的老师,也详细翻阅了一些老师的课后反思。有的老师的课后反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从课堂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似乎掌握得很好,可是,学生作业的反馈却不是一回事”。在试教的时候,几位教研员也指出,圈出一组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在重复排列里每一组都是一样的,然后通过分析不完全的一组中已经有了什么,还缺少了哪几个,以确定应该补什么。这也是我们把学生的理解从感知提升到推理的一个抓手。于是,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学生应该要理解并掌握在找到规律后,确定要补的一组中“已经有什么,还要补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推理的过程。接下来说说关于练习的设计。练习的第一题改编自课本的做一做:教材的表述不严谨,没有讲“按规律”,所以我们对题目的表述做了部分修改,同时把线形改为环形,这是对例题的一个回应,让学生在一串环形手链中切实理解到“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规律,只要找到了规律,都可以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练习的第三题也改编了课本的题目。原来问第10面旗,学生基本都做对,但通过访谈发现,有部分学生以为问的就是遮挡住的下一面,没有关注原来已经有几面旗,所以把问题改为问第11面旗,让学生要通过接着数的方法才能找到答案,这节课是找规律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所以在最后一道练习题,设计了需要同时从形
6、状变化和数量变化去找规律才能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很感谢教育发展中心给了我与各位交流的一个机会,在备课的过程中,几位教研员、李慧敏、张玮、冯明慧等名师给予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数学科的老师们一直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让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也感谢在座各位能到场聆听,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再此真诚地感谢大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