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35219
大小: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摘要】当前,部分语文教师教学中活动忽视美育的渗透,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从:“创设情境,感受美→挖掘内涵,陶冶美→拓展想像,体会美→图文欣赏,体验美” 的途径来实现美育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审美情趣。【关键词】感受美陶冶美体会美体验美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体验美,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一、创设情境,:感受自然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述大自然的课文,这些文章里,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欣赏神奇瑰丽的大自然,感受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如《桂林山水》,给我们展现了几种不同风格的秀美画卷: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清澈见底的漓江水,奇峰罗列的桂林山。这不同形式的自然美是学生们平常所不能见到的,很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播放自然景观的图片,辅以悠扬舒缓的音乐渲染情境,激发起学生心中的美感,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仿佛在跟随作者一起游览,观赏桂林山水的美景,这样由外而内地吸收形象美,过渡到由内而外地表述情境美、语言美,学生真正体味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小学课本描写大自然的课文还很多,如《雅鲁藏布大峡谷》、《七月的天山》、《草原》、《索溪峪的“野” 》等,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二、挖掘内涵,陶冶心灵美。美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们的英雄伟业和日常生活之中。美和形象总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谈不上美了。读了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美好的人物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种子,会产生向英雄学习的愿望。。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提出问题: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邱少云没有挪动一下,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他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样深入地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邱少云产生无比崇敬之情。而《穷人》则是描写了普通人的善良、纯朴的心灵美。桑娜一家虽然很穷,但得知西蒙死了,毅然决定抚养她的孩子。可以抓住桑娜的家庭情况,犹豫不决的心理描写。为什么课文要以《穷人》为题等问题展开讨论和想像,让学生懂得桑娜家虽然穷,却拥有一颗善良、纯朴的心灵。通过对课文内涵的深入挖掘,领悟人物形象的美好心灵,从而也陶冶学生的心灵。三、拓展想像,体会意境美。意境之美多体现于古诗词中。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通过写景来把思想感情融会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惜别,这些意境无不让我们沉醉其中。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诗句表达的意思,拓展思维,展开合理地想像,便很容易地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作者当年的心境重合,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四、图文欣赏,体验艺术美。艺术是一种审美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品无不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劳动和思想情愫。艺术品的美,存在于进行语文教学的大量插图中,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欣赏俄罗斯伟大画家列宾的美术作品的美;《马踏飞燕可欣赏工艺美;《颐和园》可欣赏建筑美。语文教学接触到的最大量的艺术美,是语言艺术的课文。对于语言美,我们可以结合字、词、句的教学,培养如下的美的欣赏能力:(1)语言的准确恰当美。如:《养花》中“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他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他们”中的“关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都用得非常恰当、准确,换成其他的字,都不好。(2)语言的匀称美、音韵美。如《桂林山水》里“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象翠绿的屏障,象新生的竹竿,色彩明丽,倒映水中……”可见,句子变化中有整齐的对仗,语言结构匀称,有一种均衡的音韵美。(3)语言的生动美形象美。如:《林海》中“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写山,山明明是静止不动的,却被作者描绘成活泼的波浪,多么生动!“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缘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象海边的浪花吗?”以“银裙”、“浪花”喻白桦,形象多么美好,美上加美。(4)语言的含蓄美诗意美。如《梅花魂》:“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梅花,象征了不怕霜欺雪压、项天立地、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和爱国心,托物寄情,借物喻人,引人联想,透着诗意。“教学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育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美、体味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样,既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同时又进行了美育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