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07712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0
《科学计划总结之读《科学是什么》的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科学计划总结之读《科学是什么》的体会 这本书以科学探究过程的各环节为基本框架,同时融合大量的课例分析,将有关教学过程的问题与相关的科学性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我们教学中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剖析我们教学中的常见的非科学性质内容,阐述我们教学中具体的困惑与疑难,提出我们教学中实现科学目标突破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化,教学过程更加典型化,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化! 通过阅读与反思,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对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一、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 在本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科学问题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自己提出来,不应该,也不可能在教师的
2、追问下“逼”出来。那如何让学生学会更好地提问,本书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 1、提出的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例如在课例《一杯水的观察》中,学生的探究问题是五花八门的,诸如:“我想研究水是怎样产生的?”、“我想研究水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坏处?”、“我想知道为什么很多成语都用水来形容”等等,从这些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涉及到水的起源、水的作用、语言学问题,孩子们也和我们教师一样,倾向于宏观的和技术的问题,很少注意微观的科学问题。 其实,正如书中说说:对于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主题要小,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所观察的对象要具体;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尽
3、可能注意“不要以善小而不为”! 2、让学生自己从“真实”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教学中,每次导入新课后,我总喜欢让学生根据探究的对象提出想要探究的主题,但总会感觉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甚至是基于想像的,于是,我带领学生围绕预设的主题有序地进行探究。其实,这一“提问”环节的设计,粗看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细细品之,不难发现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学生的质疑能力非但没提高,还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一书指出,在活动前“逼”孩子们提问题,是没有成效的教学设计,科学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它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脱离学生实际体验的问题,它们不是由学生在活动中
4、遇到的困惑和矛盾自然产生的,因此,要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问题,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提问。 二、尽量少说话,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 书中指出:上课不要用开场白,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如此,可说可不说的话不说。尤其在孩子们的埋头活动中,当你不能讲出有意义的话或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不要讲话,让孩子们自己去做。美国老师都是在孩子们注意力开始松懈的时候才进行课堂讨论的。如果你觉得不讲话、少讲话没法上课的话,就说明你的学具没有足够强的结构。一般来讲,在活动时如果孩子们盯着你,而不是盯着学具,一是说明你的学具有问题,二是可能你的科学问题不明确。 回想自己的科学课,几乎每一堂都如张红霞教授所说的,整
5、堂课都充斥了老师的声音和问题,似乎只是在把一些科学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的课其实根本不是科学课!但我发现这却是一个普遍现象,就连有些优质课,也难脱这样的俗套。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三、正确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 书中指出: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但在解释世界之前,科学家必须客观地描述世界。也就是说科学要回答两种类型的问题,一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二是为什么如此的问题。而且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来如此。所以孩子们要先进行“是什么”问题的观察和训练,然后再进行“为什么”的解释性思考;学习“为什么”的主题,要有足够的对“是什么”问题的思考和观察训练的基础。对于小学低
6、年级的孩子,应主要进行“是什么”问题的探究活动,但鼓励对“为什么”问题的思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