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03825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9
《王玥教学故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教学故事疏忽——成就意外美——苏教版第八册《燕子》一课案例案例一:(教第三自然段的后半句时)师:看到同学们这么有激情,读得如此美妙,老师也想读了,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生:(异口同声地)愿意!(有几名学生还拍起了小手)王老师一定读得很棒!师:(声情并茂地开始读)“有几只燕子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开去。”生:(我刚读完,还沉浸在刚才的意境中,一学生急不可耐地举起手说):老师,你读错了,“小圆晕”的“晕”应读“yun”,而你读成了“run”了!师:(这时有好几名学生在底下切切私语,我当时听了这话,觉得有点难
2、堪,一来后面有校长在听课,二来我是想通过我的范读,使学生读得更加出色,可现在……也容不及多想,我立即微红着脸笑着说):你听得真认真!老师刚才这个音发得不够到位,下次注意!生:(可这种表扬更激励了他们,刚才那位学生又站起来说):不是你没发到位,你一定是看错“晕”的声母了,把“y”看成了“r”,所以是念错了!(说完就认真地坐下了)。瞧他一脸的坚定!生:(有另一女生站起来)说:刚才老师读得很有感情,尤其是读“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是很慢很轻,让人有想象的机会,我好像看到了那一圈一圈的小波纹慢慢散去了!你们想到了吗?
3、(其他学生都不住地点头)师:(我被他们感动了——感动于他们的直率、坦诚:感动于他们的真实、纯洁;更感动于他们对知识的一丝不苟……也许这才是孩子,也许这才是真实的课堂,也许这才是孩子的课堂!可我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只是说):你们听得好认真!案例二:(教最后一自然段时)(用小课件出示一段话):……,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师:(我让学生自己读,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学生开始大声读了,不一会儿,已有不少学生举起了手。只见平时最喜欢称上课要去厕所小便或大便的张扬小手举的最急切!我以为,不仅是以为
4、,而是很肯定地认为他又要去厕所了,这是老把戏了!我心里恨恨地,“怎么有人听课也这么不注意!”但碍于有人听课,也不好说什么。我便快步走到他面前,快速瞪了他一眼后就赶紧挥手示意他出去。谁知他站起来支吾了半句,由于我有点紧张,只顾想着教案,我也没听明白他的意思,而确实我也根本没听他说。他脸红了!这时他的同桌——王丹说):老师,张扬说;书中这段话中一个词用错了,是……生:(张扬突然打断了同桌的话)说:不用你说,我会说!那个“几痕细线”的“痕”用错了,应该用“根”,量词用得不对,上次考试填量词时,我填错的,应该是“几根
5、线”……师:(啊,我楞住了,我没想到他那么急竟是……我一时有点慌乱,不知如何回答,备课时我根本没想到这一点,只考虑这一自然段两个比喻句,对呀,为什么用“痕”呢,应该是用“根”呀,我……还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吧!我定了定神,笑着说):是呀,怎么是“痕”呢?到底哪个好呢、更准确呢?(当然,我在竭力思索着,一会儿便有了答案,而且还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资源“,这样的潜词造句对学生的习作很有教育意义,得好好研究一番。)生:(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各个都在发表见解)生1:老师,校园外有电线,我们去数数!(教室内一阵哄笑,我恨
6、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看着他们那想的极为认真的模样,我决定再等一等,启发一下。)师:你们回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电线?生2:老师,一定是印刷错了,把“根”印成“痕”了!(有几名学生点头赞同。)师:(眼看启发也无果,我终于忍不住了,再说时间也不容我再拖下去了,我说):同学们,其实呢,远处的电……生3:(我刚讲到这儿,颇爱阅读课外书籍、知识面很广的陈鹏强没等我叫他,他“唰“地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说):你们说错啦!我知道了。有一次我放风筝时,风筝差一点儿绕到电线上去,我那时就觉得,电线离我很远,看不清楚有几根,只是隐隐
7、约约看见有电线,所以作者用了“痕迹”的“,痕”1(随即,他骄傲地坐下了)师:(我不由得鼓起了掌!!真的是惊讶加高兴。惊讶于他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到了一个学生很难想到的这一点:高兴于之前的等待没有白白浪费,更高兴于这个学生的回答如此精彩!我下面也就顺理成章大讲到了我所希望达到的“如何去字斟句酌”)……最后,这堂课被听课的校长及老师认为很出彩。我的心思却很复杂,为学生叫好,同时又为自己的教学产生一丝说不清的郁闷。那天,我足足想了一个下午,终于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也生怕自己在今后教学中再次“不周到”,便奋笔
8、疾书,记下了这一课中的“真实的偶然”!反思:一、我们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线路而没有激情的旅程。而且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于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我们应该尊重生成,张扬学生的课堂主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表明,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案例一中当那学生自信地坐下时、案例二中那学生骄傲地坐下时……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