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69005
大小:41.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4-29
《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黄帝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黄帝擒... 篇一: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全集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一.熟读、、、、、、。 二.解释:1、神话2、神话的历史化 三.填空 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它保存在中。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
2、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 一.背诵和默写篇目:、、、。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32 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3、四家诗 三.填空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 2、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后世儒家尊之为。 3、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共有
3、()、()、()、()、()等十五“国风”,共()篇。 5、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 8、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和。是西汉()毛亨传,东汉笺,唐()疏。是南宋()注的。 9、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的
4、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32 11、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朱熹有三句话解释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 ()和()5篇。 四.简答 1、是怎样编定成书的?中作品的年代和作者情况如何? 2、你同意“孔子删诗”的说法吗?为什么? 3
5、、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4、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5、一是诗怎样描写奴隶的痛苦生活的? 6、分析末章的艺术特色。 7、讲析。 五.论述 1、最为精华的部分是“国风”中的民歌和雅诗中的“怨刺诗”。就你所知,谈谈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2、举例说明作品的艺术成就。 3、论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分析的艺术特色。 5、分析诗中女主人公的形象。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32
6、 第三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熟读、、,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3、4、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四
7、.简答 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 2、的叙事特征有哪些? 3、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 五.论述 1、简述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 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等先秦说理散文 一.解释:1、说理散文2、百家争鸣3、4、5、6、7、 二.填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32 1、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8、 4、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三.简答 1、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和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