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

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

ID:58350016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6

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_第1页
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_第2页
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谦让行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幼儿谦让行为谦让也是我国教育界作为孩子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学前年龄的孩子,谦让教育也同样重要。它是教育者所期盼的在幼儿身上出现的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一个主要手段,更是一个社会人适应社会、实现自我的一个重要前提。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说明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本文通过幼儿谦让行为的现状、培养幼儿谦让行为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谦让行为的效果分析和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几点思考等四方面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进行分析阐述。  一、幼儿谦让行为及其本质  谦让行为是指当幼儿双方因某种共同喜欢或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资源而产生冲突时。一方主动

2、让给另一方的亲社会行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及对以往研究的探讨.我们发现谦让行为作为社会性行为的一个分支.在幼儿生活场景中的发生机率并不是很高.但却是许多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经常倡导的一种行为.如“小朋友之间要谦让,友好相处”等.换句话说.许多幼儿教师很希望幼儿能及早学会并在同伴之间表现出谦让行为。  儿童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谦让品质的,谦让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只有当儿童达到一定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拥有产生谦让行为的内部机制时,才有可能做出谦让行为。  另一方面,幼儿谦让行为得益于外部的教育和强化。一般说来,自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对他们怀有殷切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受人欢

3、迎的。尤其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父母对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更加重视。在幼儿园这个集体活动环境中,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他们具有合作、分享、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二、谦让行为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  谦让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表现,更是人类群体乃至全社会得以凝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们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亲人无微不至的爱护,有的甚至娇惯、溺爱,他们身上会常出现斤斤计较、受不得一点委屈、得理不饶人等毛病,经常和同伴闹矛盾,容易发脾气,这些幼儿正是缺少了谦让的良好美德。因此,对孩子来说,学会谦让是将来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  谦让可以帮助幼儿

4、获得好的人缘。无论在成人世界还是孩子世界,善于谦让的人一定会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接纳,因而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也更具有竞争力。谦让可使幼儿获得别人给予的谦让和支持。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退一步海阔天空。谦让可能会使孩子失去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却能享受到精神上的真正快乐。一个懂得谦让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谦让有助于幼儿以退为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谦让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谦让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同伴的尊敬,能融洽和同伴的关系,而且也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