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

ID:58332285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3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设计广水市实验中学熊玲玲【学情和教材分析】 学生对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气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实验室常用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不同,它们的制取装置不同。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和收集装置的结合,学生也有了选择收集装置的部分经验。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的经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灭火等。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一些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发应原理,但却不知道怎样选择才适合实验室制备气体及还需

2、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引导,使知识得到补充完善,使能力得到提升。 该课题主要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教材首先给出了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然后让学生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比较和是否与水反应等因素来确定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教材还给出了一些仪器,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由学生自己组装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采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这是该课题的重难点。在“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中总结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3、】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不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多种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得出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

4、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乐于参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学生能成功的完成一系列探究实验;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交流合作,正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设计实验装置。 3.关键:选择可行的仪器,设计最佳的实验装置。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重体验轻讲授,重过程轻结果”,倡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讨论中发展。因此这节课我准备采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互动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并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四、课前准备 学生:根

5、据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将全班学生分成9个6人一组的异质合作小组,尽可能多的收集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师:准备好相应的仪器、药品,分9组排好备用。 实验活动所需的药品:稀盐酸大理石 稀硫酸碳酸钠浓盐酸 仪器:集气瓶试管锥形瓶平底烧瓶长颈漏斗导管(单孔,双孔)铁架台注射器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温故知新探究原理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提问,以旧带新,便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强调“适合”1、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接着问:大家收集到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呢?此时作为对课前收集活动的汇

6、总检查,我鼓励各合作小组同学争先回答。3、及时作出了肯定和表扬,同时提出问题:它们都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再引导学生从所得的气体是否纯净,取材是否方便,条件是否容易达到等方面分析。4、展示了仪器和药品。分组探究,重点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再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得出了结论。,精心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定了探究目标。培养学生善于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意识,加深学生对反应药品的印象。对比分析确定装置1、提出问题:这个反应在实验室中如何变成现实?我们探究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制氧气的过称。再问:你能

7、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哪些因素?收集装置取决于哪些因素?2、你想当设计师吗?你想自己设计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吗?得出结论是确定制取装置。自学110页,比较和填写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有关性质。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属于固体与固体反应,反应不需加热,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也都跃跃欲试。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装置,画简图,气氛热烈。有序引导,环环相扣,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景,引出新的探究目标,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通过对知识的对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举一反

8、三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对知识间的联系、迁移把握的游刃有余。由于青少年思想活跃,好胜心强,我便设计了比赛这一环节,激励小组合作探究、创新,让学生对方案进行反思、诊断、改进、补充、完善,让学生体会到探究发现的乐趣。请各小组根据提供的仪器合作设计装置,并把简图画下来,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多,哪一组的装置最有创意?请各小组代表阐述装置的优缺点,选出最佳的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