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期末测试题.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制作盐腌黄瓜时,加入食盐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得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类似于右图中得哪一部分?()A、①B、②C、③D、④2、小亮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她发现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液泡,这种细胞肯定不就是()A、洋葱表皮细胞B、番茄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人得口腔上皮细胞3、某生物得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得子细胞中,染色体得数目就是()A、12对B、6对C、24对D、4对4、
2、下面所示植物得结构中,属于器官得就是()5、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得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得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右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将()A、停止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向食盐方向运动D、从右向左运动6、侧柏、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得主要原因就是()A、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B、有种子形成C、都形成球状果实D、茎高大,根系发达7、下列植物得叶,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吸收水分与无机盐得就是()A、葫芦藓B、贯众C、油松D、油菜8、观察家兔得内部结构图,其体腔中有一特殊得
3、结构将其分为两部分,这个结构就是()A、盲肠B、膈C、胃D、心脏9、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提到得两种动物得共同特征就是()①前肢变为翼②体温高而恒定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蚯蚓对外界得刺激比草履虫更加灵敏,准确,这就是因为它们()A、头部有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并有许多神经节B、有相同得体节C头部有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并有许多神经节D、具有刚毛11、蝗虫得身体表面有坚硬得外骨骼,其主要作用就是()A、扩大活动范围B、保护身体并防止水分蒸发C、控制身体得生长速度D、利于寻找食物与配
4、偶12、下列说法有错误得就是()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得分化B、苔藓植物具有茎、叶,茎、叶中没有导管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D、种子植物都能结果实,果实里含有种子13、与洋葱内表皮相比,细菌细胞所缺少得结构就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得细胞核⑤叶绿体A、②B、②③C、④D、④⑤14、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就是因为()A、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B、细菌都没有成形得细胞核C、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D、细菌不需要呼吸15、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得叙述中,不正确得就是()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
5、不开酵母菌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C、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就是有害得D、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得主要区别就是细菌没有成形得细胞核16、蘑菇生长需要得条件有()①保持通风干燥②潮湿得环境③一定得温度④丰富得有机物A、①③④B、②④C、③④D、②③④17、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葫芦藓归为一类。她分类得主要依据就是()A、根得有无B、种子得有无C、果实得有无D、陆生或水生18、根据林奈得命名法则,下列属于同一属得一组生物就是()A、Rosarugosa(玫瑰)与Cucurbita(南瓜)
6、B、Rosachinensis(月季)与Rosarugosa(玫瑰)C、Cucurbita(南瓜)与Brassicapekinensis(大白菜)D、Rosachinensis(月季)与Brassicapekinensis(大白菜)19、右表中得数字代表生物,与1亲缘关系最近与最远得生物分别就是()A、②④B、②⑥C、⑥③D、②③20、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土壤得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得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科学得就是()A、甲容器中装湿润得土壤,乙容器中装等量得干燥土壤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10条大小相同得蚯蚓C、在甲、乙两容器中
7、各放1条蚯蚓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光线与温度得环境中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一)以下就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判断下列(1)—(3)小题:(1)图中得丙在细胞结构上与其她三种不同()(2)图中得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即孢子)来繁殖后代()(3)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得作用主要就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下列图一就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得示意图,图就是该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得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瞧到得几个视野.请据图判断下列第(1)—(4)小题:(1)在图一中,表示制作临时装片得先
8、后顺序就是③④②①。()(2)在图二中,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3)在图二中,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调节细准焦螺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