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

ID:58309345

大小:253.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4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_第1页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_第2页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_第3页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_第4页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1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0No.12014年2月J.CENT.SOUTHUNIV.(SOCIALSCIENCE)Feb.2014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张红艳,谭培文(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统一的法律”是蕴含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命题。马克思从探究社会分层、劳动异化之扬弃和倡导平民文化实践哲学的具体的语境中将“统一的法律”作为批评的靶子,从批判中超越与创新“统一的法律”,建立形式和内容一致的、自由联合的、

2、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新的社会和政治统一体。马克思这一法律思想对指导我们正确理解不同层面主体对构建“统一的法律”的责任;立足现实建立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法律统一体”;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法律统一体内涵,实现在普遍人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保障个人人权的有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统一的法律;人权;法律意蕴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1−0136−05主义的具体制度设计,还是绝对主义的价值理想追求,一、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也都是在既反对“统一”又建构“统一”。的因革但是,马

3、克思反对此“统一的法律”,并不只是要建立一个“阶级性质不同”的彼“统一的法律”,他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更高、更具实质意义的追求。马克思在批评黑格尔的谈到:“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国家思想时就提出了一个国家与市民社会相融合的、口的分散状态……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与“社会化的人的本质”相适应的“真正的民主”制①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度设想。《宣言》中能表达马克思真正远景追求的也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是“资本社会化”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等,所谓的

4、在已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无产阶级专政更象是借以说事的工具性概念。显然,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1](36)马克思要建立的“统一体”有着更深层次的意蕴。“统一的法律”和“统一的政府”,从形式看,马马克思之所以要谈“统一的政府和法律”问题,克思在这里仅仅是树立一个批评资产阶级靶子,但是首先当然在于他要面对时代赋予的现代性国家权力集实质上也是对资产阶级历史进步作用的肯定。在写作中问题。因为资产阶级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要对一个《宣言》的具体语境中,“统一的法律”固然有其具体分散的、组织薄弱的和封建的传统体制进

5、行改制,这所指,它是十九世纪初以来,席卷欧洲的民族国家统种集中必要的权力和民族国家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2](289−292)然。但同时,出身于西方的马克思不可不受西方政治一的政治运动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和贸易的发达、生产资料的逐步集中以及经哲学特有的“政府−人民”“国家−社会”“法律−道德”济和科学技术巨大变革的真实描述。但“统一的法律”等思维模式影响,也不会不受它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本身不是一个偶用的或临时性的概念。放到西方政治影响,所以马克思的学说中也有国家起源说、建立社哲学思想体系中,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政治共同体的建会共和

6、国说、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说和人类类生活说立一直是一个核心的命题,统一的法律和政府也一直等。也正是有马克思思想的洗礼和影响,韦伯的政治是一个红线式的概念。马克思本人不能不对这个有传共同体才会立足于经济与社会的实证范畴,才会添加统底蕴的话语和叙事方式有所继承和发扬。而在马克[3](566)现实意义“阶级利益”元素。而哈贝马斯的语言思的整个国家、政治和法律理论体系中,无论是相对交往共同体才会注意清理卢梭、康德等人的共同体内收稿日期:2013−03−24;修回日期:2013−12−17作者简介:张红艳(1968−),女,湖南祁东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

7、与行政学院博士,南华大学法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谭培文(1948−),男,湖南衡山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张红艳,谭培文:马克思对“统一的法律”概念的因革及当代价值137的非实证性道德性因素和话语,并开始注重社会科学统一城邦也就是一种在城邦目的指导下的调合矛盾、[4](185)的方法。平衡差异的“合两体而为中性”的混合式的共和政[5](204)体。二、马克思因革“统一的法律”十九世纪初期的政治思想家葛德文可以说是第一概念中的研究范式创新个比较系统运用社会分层理论来

8、分析政体问题的思想家。在他的代表作《政治正义论》中开篇就是“从人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迅猛的社会地位来研究他们的能力”。他说道:“首先我们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