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

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

ID:58309237

大小:263.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3

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_第1页
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_第2页
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中医肝阳上亢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明中医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CJGMCMAugust2014.Vol29.81583·【学术论著】论中医肝阳上亢证张新雅李运伦摘要:肝阳上亢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其理论的形成较为久远。本文通过将脏腑虚实与阴阳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肝阳上亢证的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并从病机决定证候,证候指导方药的角度总结了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方药。关键词:肝阳上亢证;病机;证候;治法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8.001文章编号:1003—8914(2014)-08—1583·03肝阳上亢

2、证是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之一,其病动,可形成“阳化内风”之象¨,即叶天士所云“因萦思机责之于肝失条达,肝阳升动,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扰动五志之阳,阳化内风变幻不已”、“平昔怒劳忧思,肝阳亢扰。肝阳上亢证的理论形成虽较为久远,但临五志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此为后世所床症状多有虚实侧重的不同,且针对其证候特点、治疗论述之“风阳上冒”。究其成因,实为肝阳暴亢化风,法则和遣方用药的规律,目前尚无系统研究。故深入上冒巅顶所致,亦以实为主。探讨中医肝阳上亢证的病机证治规律仍十分必要。1.2本虚标实。阴虚阳亢《类证治裁·眩晕》中云:

3、1肝阳上亢证的病机及演变“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与肝肾心过动,或由情致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两脏的阴阳偏盛和偏衰有关,并以“阴虚阳亢”为中心或由高年肾液已衰,为水不涵木,或由病后精神未复,表现为上实下虚之候。上实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不吸阳,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清代叶天士所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论述的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多为本虚表实的阴虚阳失滋养。笔者根据其虚实演变及受累脏腑的不同,将亢,其《临证医案指南》中指出:“肝为风脏

4、,因精血衰其病机分为三个不同类型:耗,水不涵木,木不滋荣,故肝阳偏亢”。此类阴虚阳1.1纯实无虚,肝阳亢盛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阳亢可因情志失调,肝郁化火,灼伤肝阴,耗竭肾水,导致气常有余,阴血常不足,气易升,阳易亢,且肝主疏泄和肝肾阴亏,肝阳上扰;亦可因禀赋不足,房事劳伤,外邪升发功能,与春季升发之气相顺应。生理状态下,肝的侵入误治传变,久病及肾,使阴液亏虚,不能滋养于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畅达,血行无阻,气血调畅。若而出现阳亢于上。由此可见阴阳消长失调可以从阳亢素体阳盛,复因忧思恼怒,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开始,阳亢化火耗

5、伤肝阴或下劫肾阴;亦可始于肝肾阴则气血随火上逆,肝阳亢盛,整个病机变化过程,以实虚,阴不固阳。根据其阴液耗伤和肝阳上扰的程度不为主。《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所述之“煎厥”“薄厥”同,临床可出现阴虚重兼有阳亢,或阳亢重兼有阴虚,等,近似于此。《素问·脉解篇》日:“肝气当治而未得,甚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虚实向两极分化,阴虚于故善怒,善怒者,名日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下,阳亢于上,阴虚阳亢并重。若阴虚阳亢的表现均较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明显,说明此时肝肾的损害程度均较为严重,常为肝风而张锡纯注释日:“

6、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内动或中风的先兆,后期可见气升血逆阻塞窍络,怒生热⋯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挟气血上冲或动风成痉,突发昏厥卒中之变。脑部”。从而说明五志过极易伤肝,肝失疏泄,则阳升1.3阴阳俱虚,阳虚为轻《素问·上古天真论》指风动,血随之上逆,蒙蔽清窍,神明失司,可发为眩晕、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中风等症。肝阳本易上行逆僭,若肝阳暴亢,阳气内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竭,八八,则齿发去。”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特别“六

7、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7-0522);山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平居无事,已有热证。何者?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课题(No..H2LK10)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头昏目眵,肌痒溺数,鼻涕牙落,涎多寐少,足弱耳属医院(济南250011)聩,健忘眩晕,肠燥面垢,发脱眼花。久坐兀睡,未风△通讯作者先寒,食则易饥,笑则有泪,但是老境,无不有此”·1584。光明中医2014年8月第29卷第8期CJGMCMAugust2014.Vol29.8(《养老论》)。年老体虚

8、,脏腑功能衰退,机体已有阴、泻浊。方中重用补肝肾之阴的熟地黄,体现了阴阳两虚,但碍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人生之中医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并加入具有酸涩之性的山阴气来迟去早,难成易亏,故年老久病者,易出现阴萸肉涩精固脱,则肾阴不致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