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305715
大小:100.8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19
《牧区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与有效途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视角新课程学习NEWCOURSES’STUDY牧区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与有效途径王斌峰(甘肃省肃南县康乐明德学校)摘要: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和积淀,具有感发人心、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增长知识的功能。在牧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孩子读书习惯的培养。学生词汇量少,写作能力较低,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国学经典。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
2、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育。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意义;有效途径在牧区,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对孩子读书、阅读习感悟与学生分享,在此过程中还可对高年级学生讲解诗文的写作惯的培养。大多数孩子就读于牧区寄宿制学校,家庭教育功能一手法、诗文特点、谋篇技巧。通过教师的适度讲解,学生原本对诗定程度的弱化甚至缺失也影响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文的理解也会逐渐由模糊变清晰,由零乱变条理,由感性变理性,牧区寄宿制学校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及语文学习才能融会贯通。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3、,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入情入境,合理想象一、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必要性经典诗文年代久远,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要求学1.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生理解其中的含义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经典诗文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而优秀的传统道德则是中用音乐、背景、动画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主想象,让学生进入古诗的画卷中,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要指以儒家伦理文化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信”
4、为主要内容的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与理解。一思想道德教育精华。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无私奉献、三、课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途径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的意识淡薄这一社会现象,学校可1.排演中华经典诵读小节目以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道德的力量。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在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滨,还指导经典古诗,传承中华文明”等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丰富的学生效仿古人高尚的品质,从诵读
5、经典中找到为人处世的道德标活动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诵读内容鲜活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展现了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使学生的脑海中刻下发愤读书、孝敬父母学生表演、舞蹈、音乐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更达到了“活动育人”的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对培养学生品德,激发学生勤学』二进,起到目的。很大作用。2.举行“经典诗文背诵大擂台”活动2.形成多种学习能力班级可采用周赛、月赛等形式,利用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弓l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涛文的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间,推选出班级内的背诵冠军。学校可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大型能力和
6、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大量的背诵和“经典诗文背诵大擂台”活动。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基础,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提了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投入到经典诵读活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动中。二、课内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方法3.开展“中华经典”手抄报比赛活动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语言学习必须教师可组织学生绘制古诗配画手抄报。学生把诵读过的古诗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同时,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在经文
7、,加上丰富合理的想象画面,精心设计,绘制成图文并茂、别具典诵读的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课内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诵读时,可以按以下做法具体操作:一格的古诗配画手抄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培养文字组织及美术设计等综合能力。1.反复诵读,自我感知4.开展“我与中华经典”为主题的读后感交流活动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学生对古学校可借助主题班会、少先大队活动、团支部活动、道德讲堂诗文的含义理解。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文中的深刻含义和意境的理解难免有不到位的情
8、况。作为教师,应把等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要求学生把诵读经典的体会写出来,交流心得,畅谈收获。握“不求甚解”的原则,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在带领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求他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使学生通参考文献:过反复朗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从而锻炼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柴春华.用古诗文经典诵读浸润学生的人生[J].学周刊,20122.适度讲解,交流体会(19).学生在反复诵读,初步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可将自己诵读的·编辑孙玲娟17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